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沪教版《虎门销烟》教案1


三一  虎门销烟
上海市民办行知二中  王晓英
 
教学目标
1、以分析林则徐和义律的矛盾冲突为入手,来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并解读出故事的主题。
2、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明:
  本文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林则徐》,放在“戏剧天地”单元来学习很有意义。教师在教授前既要对虎门销烟的历史了如指掌,也要对戏剧理论略知一二。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剧本是它的一种外在表现,而“戏剧冲突”则是它的主体架构。要知道,人类性格品质的高度及深度是要用冲突来衡量和呈现的。所以,学习本文时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从文学上戏剧的角度了解历史,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这一类作品的鉴赏能力,感受戏剧的广阔天地和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场景的变化及人物的神态,语言(台词)等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特点及文章的主旨。
2、难点:有别于历史课,感受戏剧特有的吸引力
说明:
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许多中学来说并不陌生,历史课上早有接触。因此,当学生初读本文时,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阅读方法,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让其徜徉于戏剧天地之中。教学重点的设计正好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很好地了解人物,理解主旨,进而也巩固了以往的一些阅读方法的掌握,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当今社会,学生大多对毒品有所耳闻,对它的危害性肯定也略知一些。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在虎门销烟(鸦片),从而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这一历史或相关故事。
2.根据史实编写的电影剧本《林则徐》则是这一段历史的再现。让我们走进剧本“虎门销烟”,去感受那段令世人难忘的历史。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林则徐禁烟运动:
1.回忆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
2.“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内容之一
3.电影《林则徐》
通过学生对毒品的痛恨以及对有关历史知识的回忆,来激发他们阅读本文的兴趣,大致了解林则徐禁烟的背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初读剧本
理清故事情节
1.让学生默读全文,概括剧本中的人物及情节。
2.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概括得更简洁些。
3.教师指导明确。
提出问题:林则徐做了那些事?结果怎样?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人物并归类。主要人物林则徐,义律以及英商和老百姓。
2.概括讨论主要情节时,让学生复习以往学习记叙文时所掌握的阅读方法。
3.交流后明确:① 灭了义律的威风,挫了他的锐气。②封锁英商馆,断了他们的水、粮③虎门销烟,大快人心。
根据以往教师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的情况,让学生初步理清剧本的情节应该并不难,教师只要在“简洁”上适当引导,学生就会理解剧本的故事情节,这样也才能更深入地把握文本。
 
 
 
 
 
再读剧本
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特点。
1.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渗透方法指导,如“朗读”“圈划”“比较”等,并适当补充有关义律的简介,帮助学生更深入细致地理解文章。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个场景,并让他们思考分析:
①林则徐与义律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②他们的矛盾冲突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
让学生圈划对话中的关键词句。
③戏剧冲突中人物的神态尤其是义律的神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圈划神态描写。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概括人物特点。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学生通过朗读,圈划,比较等方法分析理解剧本中人物的戏剧冲突。
3.讨论,交流,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
①焦点:缴烟。
②冲突中林则徐抓住要害,步步紧逼,致使义律从找借口到耍无赖最后语塞,投降。
③林则徐的神态主要体现在“淡淡地”,“冷冷地”,“冷笑”,“点点头”等。义律的神态变化多端,从“吹着口哨”“轻蔑地笑了笑”,“耸了耸肩”,“冷笑”的得意忘形,到“大吃一惊”,“脸色剧变”,“拼命咬自己的嘴唇”的垂死挣扎,直至最后“语塞”的狼狈相。这样一对比,处处显示林则徐的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一身正气;而义律却凸显得如此狡猾,无赖,无可奈何,狼狈最后只能投降缴烟,节节败退.
 
1.剧本主要的三个场景中,“林则徐最终挫了义律的锐气”是后文一系列场景发生的关键,所以教学时以第一场景也就是他们的戏剧冲突入手,更易掌握全文的内容与重点。而且这也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概括赏析等综合能力。
2.戏剧冲突的一步步展开和最终结果,在义律的神态变化上得到了充分显现,圈划概括人物的神态对戏剧冲突的分析也是个重要的突破口
 
 
品读剧本重点场景—虎门销烟,领会文章主旨
1.林则徐封锁英馆,逼迫他们缴烟的场景作为过渡略作分析。提问:
这一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让学生集体朗读“虎门销烟”的场景,并思考:
①你如何形容当时的场面?
②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
③这样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在全文有什么作用?与中心有何关系?
④再次朗读,进一步领悟全文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1.默看第二段主要场景,学生口头概括它的作用。答到“主要从侧面衬托出林则徐形象”的要点即可。
2.用饱满的激情朗读最后一个场景,请学生用恰当词语概括它的特点。
①如壮观,隆重等。
②角度:a人物:多而广,男女老少,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漫山遍野的人群。b地点:码头台阶,山坡上,海滩上 c环境:土炮轰鸣,欢呼“万岁”等。
③是全文的高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虎门销烟”大快人心,撼天动地,表现了林则徐“销烟”的伟大壮举,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强决心。
④通过朗读让学生入情入景地领悟全文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表现。
最后一个场景的描写,让我们领悟了作者的饱满热情。也希望所有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然而然地感受作者所要表现的剧本的主旨。
课内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布置思考题:
①开头写义律的作用?②结尾两节义律的神态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答到“对比”“反衬”内容即可。
分析剧本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以课堂练习的形式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取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观看电影《林则徐》并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观后感
2.课外寻找有关林则徐感人至深的故事,并请大家讲一讲,我们一块儿来评一评:谁选的故事最感人,谁的点评最有深度。
按要求完成
1.作业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内容,赏析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特有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林则徐作为抗击外来列强的民族英雄,他不仅具有虎门销烟的英雄气概,更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希望学生借此走近林则徐的精神世界,感悟伟人的内心呐喊。
 
思路点拨
戏剧单元的设计为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为老师创设新的教学形式提供了一次挑战的机会。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虽然可以像小说那样供人阅读,但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可演性。以演员表演艺术为本体,对多种艺术进行吸收和融化,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外在形态。所以,有条件的学校不妨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进行表演。尤其是第一个场景,以对话(台词)为主可操作性更强。这样处理,相信戏剧单元的学习效果也会很不错,“表演数次,其义自现”嘛。
练习举隅
1.剧本的第一个场景,以对话来突出人物的矛盾冲突,很生动。课后请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排练,表演这一精彩片段。
2.文中的神态语言描写很精彩,请学生模仿。要求:以班级同学为对象,试写一个反映两个人物矛盾冲突的小剧本。
3.另选剧本观看,建议选莎士比亚的作品。
 
 
 
资源信息表
标  题:
第三十一课《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关键词:
戏剧、销烟、爱国
描  述: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分析林则徐和义律的矛盾冲突为入手,来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并解读出故事的主题。(从对人物的形象分析入手来理解故事的主题)
2、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场景的变化及人物的神态,语言(台词)等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特点及文章的主旨。
2、难点:感受戏剧特有的吸引力
学  科:
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三十一课
语  种:
汉语
媒体格式:
.doc
学习者:
学生
资源类型:
文本类素材
教育类型:
中学教育>八年级
作  者:
王晓英
单  位:
上海市民办行知二中
地  址:
上海市宝山区海江一路16号
Email:
wangxiaoying22@yahoo.com.cn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