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辛屯镇2008—2009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辛屯镇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九 年 级 语 文
温馨提示:⒈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要求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蓑衣 衰老 摔跤 甩卖 B、惘然 置若罔闻 往常 枉费
C.角色 侥幸 狡猾 饺子 D、颧骨 焕发 浣沙 涣散
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未雨绸缪  温文尔雅  神采奕奕  消声匿迹
B.相题并论  一泻千里   以身殉职  无所适从
C.怒不可遏  流连忘返  趾高气扬  咄咄逼人
D.走头无路  怡然自得  受益匪浅  循规蹈矩
⒊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潜滋暗长(生长)   触目伤怀(心)
B.义愤填膺(胸)    一丝不苟(假如)
C.笑容可掬(双手捧着) 呼朋引伴(招引)
D.变卖典质(抵押)   令人发指(直竖)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的一项( )(2分)
A.稻田里没有鸟害,如果不扎“稻草人”,不喷洒农药,鸟雀也不会上门。
B.为了防止学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不发生意外,我们在师生中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到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
D.晚饭后,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茶杯里的水气袅袅升起。
5. 根据下面这段寓言中雨伞的回 答,写一句话点评。(2 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面伞:“你在想什么?”雨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6.名著阅读(4分)
他穿着由天桥买来的新衣,红着脸,戴着三角多钱一顶的缎小帽。他仿佛忘了自己,而傻乎乎地看着一切,听着一切,连自己好似也不认识了。他由一个煤铺迁入裱糊得雪白的新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前的事正如煤厂里,一堆堆都是黑的;现在茫然的进到新房,白得闪眼,贴着几个血红的喜字。他觉到一种嘲弄,一种白的、渺茫的闷气。他不认识自己了。
①诜文中的“他”指的是祥子.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里的主人公。(2分)
②根据这段文字,请你说说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分)
       
7、古诗文填空(8分)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陋室铭》中,以清幽宁静的环境描写,标明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是:
“ , 。”
④《沁园春·雪》中毛泽东描写雪后群山,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
二、语文综合能力(7分)
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 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活动一: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3分)
时间
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

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

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

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3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1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 题(3分)。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①,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
9 .今人刘永济曾说:“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请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2、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4分)
奇特的海水咸度
①海洋,奔腾不息。海水,深邃莫测。但口渴者却不敢问津,因为它有着又咸又涩的苦味。
②现在科学家已经测出,海水有3%左右是食盐。可别小看这区区的 3%,如果把它全部提炼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将要增加120多米,这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啊!
③除了食盐外,海洋中还含有100万亿吨镁,600万亿吨钾,88万亿吨铜,58亿吨镍,40亿吨铀,这样看来,海洋又是矿物的大仓库。
④其实,海水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盐分,它最初和江河湖水一样,也是含盐量很少的淡水。但地球的水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循环。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测试:单单每年从海湾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就达到1亿吨。这么多的水又会变成雨,降到陆地的每个角落。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冲刷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和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之中,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盐类。盐分随着水流进入江河,而江河之水最后又都回归大海。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
⑤就这样,海洋源源不断地从陆地上得到微量物质,成了所有溶解盐类的收容所。可是在海水的蒸发过程中,进入海洋的盐分却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滞留在大海洋之中。
⑥如此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类物质越积越多,海水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咸了。当然,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可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久的年代,积累起来的盐分也就十分可观了。
⑦海水中既然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以后每年还要从陆地上带回大约30亿吨的可溶性物质,海水会不会永无止境地越变越咸?会不会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咸死?
⑧这种担心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海洋没有减少自身盐分的方法,结果肯定会这样。但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海水含盐度的奇妙方法。
⑨随着陆地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海洋,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便会互相结合成不溶解性化合物,沉入到海洋的底部。这个过程就像明矾能沉积水的杂质那样,使浑浊的水质变清。除此以外,许多物质还会被海洋生物的细胞所吸收,等生物体死去后,便随尸体沉入到海底。以上这些途径,都能大大降低海水中的含盐浓度。
⑩当台风季节降临时,狂风巨浪常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溶解的盐分也随海水上岸,散布在沿海陆地。尤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年代中,有些海洋的海湾地带,由于地壳的升高而与海洋隔断。于是,这部分的海水逐渐被蒸发掉,留下大量的溶解性盐类物质,这也是盐分回归陆地的一种方式。例如,现在陆地上某些开采食盐的盐矿,就是这类干涸掉的小块海洋的残迹。
14.海水最初也是淡水,后来变得越来越咸了。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海水变咸的过程填充完整。(2分)
 海洋表面被蒸发掉的水→[   ]→水流冲刷岩石、土壤→[   ]→→回归大海
15.海洋有哪些能降低海水含盐度的方法?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6.文段②③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说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请揣摩文段⑦和文段⑩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4分)
①“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②“卷”能否换成“带”或“推”?为什么?
18.地球上水储量十分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请用精炼的语言,拟写两条节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词,以提醒大家不要浪费水资源。(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19—24题(12分)
大碗和小碗
胡 军
①表哥六岁的时候,姑母因病去世,给姑父留下大笔债务。八岁那年,姑父再婚。继母来自市郊农村,带来了六岁的弟弟。
②弟弟娇惯不懂事。那年头,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可弟弟老嫌母亲给自己盛的饭菜比哥哥的少,所以常常在饭桌上闹别扭。
③几次吵闹后,弟弟从碗柜里找了只敞口大碗,坚持要母亲用大碗给他盛饭菜,不然就不吃饭。继母心疼地望着瘦猴似的弟弟,答应了,不过开出条件:“哥哥也要换只碗。”第二天在饭桌上,继母将一只新碗递到他手里,笑着冲他眨眨眼说:“弟弟小,做哥哥的就让着他点儿。”弟弟见状,马上将新碗抢过去,和自己的大碗比,一看口径小不少,不吭声了,低头乖乖吃饭。
④虽然觉得继母待他不错,自己也该让着弟弟,表哥心里仍然有疙瘩:在继母心里,亲生的毕竟还是不一样。
⑤后来,继母去世。上个月,父亲也撒手而去。那天,表哥到父亲生前住的老房子里收拾,在一堆杂物里,居然看见了那两只他和弟弟儿时的专用碗。
⑥一个念头忽然从心头升起,表哥虽然觉得荒唐,还是按捺不住要试试。他用水把弟弟的大碗灌满,然后将大碗里的水朝自己的小碗里倒,结果,大碗的水倒光了,小碗还剩四分之一没满。表哥不信,把两只碗平放在桌面再比较,小碗接近直筒形,上下几乎一般大,大碗则口宽底窄,而且小碗比大碗高出一截。这就是两只碗的秘密,如此简单。表哥感到奇怪,自己怎么到今天才发现。
⑦儿时一家四口围着方桌吃饭的情景又清晰呈现在眼前,继母给父亲盛好饭菜后,再给他和弟弟盛,兄弟俩每人的碗里都是满满的,然后才轮到她自己,末了常常是父亲看到剩下的饭菜少,又将自己的往继母碗里拨。记忆中的这一幕顿时变得好温馨,好动人。
⑧于是,表哥和弟弟约好,接下来的星期天,带上各自家人,还有那两只碗,到郊外给父母扫墓。
⑨世间有一种无私的爱,因其质朴,因其不事张扬,不求回报,有时即便被爱者也难以觉察,甚至产生误解。但是,爱毕竟是爱,终究有那么一天,这种爱,这种无私会被感觉,被认可,被传递,人的心灵也得以滋润、温暖和净化。
19.在父亲的老屋里,表哥揭开了大碗和小碗的秘密。这个秘密继母曾经向表哥做过暗示。 请在文章里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写在横线上。(1分)
20.读一读文段③的画线句子,揣摩继母当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2分)
21.品读文段④和文段⑦,说说表哥对继母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写作技巧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方法?(2分)
22.文段⑥对表哥测量大小碗容量的过程写得非常详尽,请说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23.文章对继母着墨不多,但继母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用两三句话说继母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24.文段⑨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请说说这一段在全文的作用。(3分)

四、写作(50分)
25、清晨迎着朝阳初绽的睡莲,午后柳荫下嬉闹的顽童,傍晚深巷中一声朴实的叫卖……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遇见,偶然间发现他们突现在你的面前;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关注,偶然间才发现他们一走进你的心间……
请以“偶然的发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B (3分)⒉C  ⒊B 4.D
5、示例:一心考虑他人,是雨伞的高贵品质。(2 分)( 意思对即可) 6.名著阅读(4分)
①老舍(1分) 《骆驼样子》(1分)
②祥子与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结婚了(2分)
7.古诗文填空(每句1分,共8分)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二、8、【活动一:开展调查】①“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意思符合即可)②“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意思符合即可)
【活动二:口语交际】本题3分。称呼l分,劝说内容1分,语言连贯、得体1分。“劝说内容”要点: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答到以上任意两点即给2分,其他合理的劝说内容也可。)
【活动三:广告宣传】本题答案开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沽,新颖独特,生动形象。例:(1)小小塑料袋,室息了整个地球!(2)地球:别把我装进这白色的牢房!
三、(一)9、 “野旷”句写遥天无际,前路茫茫;“江清”句以拟人手法写月影多情,似与人亲,慰人寂寞;烟际泊宿,恍然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得家乡之远。看似写景.实际上在表达独客异乡的惆怅之情。
( 评分:共3 分。每要点l 分。)
(二)10.11.略12.B 13.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三)(14分)
⒑变成雨水降到陆地;把盐类物质(或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2分,各1分)
⒒①可溶性物质结合成不溶解性化合物沉入海底;②许多物质被海洋生物的细胞吸收,海洋生物死去后,随尸体沉人海底;③海水随狂风巨浪卷上陆地留下大量盐类物质。(3分,各1分)
⒓方法:列数字;如“可别小看这区区的3%,如果把它全部提炼出来,陆地的高度要增加120多米”。作用:生动、形象地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又如第③段的用数字显示矿物质的含量,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3分,方法1分,作用2分)
⒔①不能;因为使用了它,表明“30亿吨”是概数,不是确数,如果去掉,说明就不准确了。②不能;“卷”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巨浪向上翻卷的情景。而“带”有在前引领的意思,“推”是在后推动的意思,都没有“卷”形象、准确。(②题也可答“能”,只要理由充足,符合文意即可得分。)(4分,各2分)
⒕开放题。示例:①节约一滴水,撑绿一片天。②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拥有生命的春天。③生命的绿色需要水的滋养,请珍惜每一滴水。(2分,每条1分)

(四)(11分)
⒋“笑着冲他眨眨眼”(1分)
⒌小儿子是自己的亲生子,又瘦得可怜,应该让他多吃点;然而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儿子虽是继子,绝不能缺失了对他的爱。(意思贴近即可)(2分)
⒍由不信任、存在偏见,到感到温馨、被感动。先抑后扬的方法。(2分,各1分)
⒎侧面反映继母当时为了让表哥多吃些饭而用心良苦。继母也一定仔细测量过两个碗的大小,选出貌似小实则大的碗给表哥用。(2分)
⒏心胸宽广;心地善良;大爱无痕,用一片真情营造着家庭的温馨。是一个令人崇敬的伟大母亲。(能答出心地善良、具有博大爱心即可得分。)(2分)
⒐议论。挖掘文章内涵,提炼文章主题;或点明中心思想。(3分)
四、写作 21.(60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