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我是最弱小的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第四册第7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前苏联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岁的萨沙。一家人在森林的空地上聊天、看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托丽亚把雨衣拿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幼小的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到亲人间无微不至的关爱,并对小萨沙的自信和保护弱者的举动产生由衰的赞叹。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周末、父亲、弱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培养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显示重点指导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强大)你知道这个词的反义词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比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词语卡片:周末、父亲、弱小、纤弱、映衬、雷声、聚精会神、倾盆大雨。
    ①小老师领读、齐读。
    ②你能用其中的词说句话吗?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用课件或挂图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看了这幅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一下吗?
   3、出示句子。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还有一丛野蔷薇。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4、指导朗读:(学生先闭目想象眼前的景色)
     这么美的景色,你感觉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读?你最想强调哪个词?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5、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①句子中加点的词你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鲜艳、美丽、好看……)
     ②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用哪个词最准确?为什么?
   7、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下大雨了,托丽亚、妈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讨论、交流: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请同学上台演一演)
     ③指名读所画的句子。(出示句子)
      托丽亚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④同学们,从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请你带着自己的那份感动来读这句话)。
   8、有感情地朗读3—6自然段。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指名同桌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③全班分角色朗读。
   9、朗读感悟第7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朗读。
     ②萨沙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心里会怎么想?她为什么把雨衣遮在花上?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④分组比赛读。
   10、朗读最后一句。
     ①学生自己试读。
     ②指名展示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③齐读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内容,拓展延伸
   1、课题“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个问句,这句话换个方式还可以怎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2、你感觉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收获?
  五、巩固识字
  六、写字指导
  七、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2、给句子补充上合适的标点,再读一读。
     妈妈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  现在你是强者了

  八、教学后记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本人在《我是最弱小的吗》一课教学设计中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下功夫。
  1、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上,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十分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典型语言”重点训练。在此同时,教师凭借语言,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
  2、在师生关系上,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主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作用也发挥比较好。
  3、在组织形式上,把自主研读与合作研读有机结合起来。本人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学生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就重点句、关键句合作研读、讨论、品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想象读、感情读,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