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包公审驴 习题3

巩固提高练习
正确工整抄写下面一句话。
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

看拼音,写汉字。
shěn lǘ 一声不kēng ào nǎo yá yì
( ) ( ) ( ) (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 爱护( ) 夸奖( ) 瘦弱( )
写一写。
造句。
------因此------
立即:
仿写句子。
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新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大吃一惊。 还 , 还是 , 也是 ,可是 !这是怎么回事?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王五时,他把瘦驴牵到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然胆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至于站在法官旁边的那些人,以及站在下面大堂上的那些人当然不敢笑了。衙役们只好遵命,他们把这头瘦弱难看的驴被告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
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根据意思写成语。
假冒别人的名义。
听到了从来没有同说过的事,形容事情非常稀罕。
3、作者在此处塑造包公的形象,先从 、 、 几个方面进行了正面描写,接着主要抓住了 和 的态度和反映来反面衬托。
4、这个片段对塑造包公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结合课文,说说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古代计谋知多少?
我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十六计”,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和谋略,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同学们,你了解多少?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吗?介绍几种计谋和相关故事,请仔细感悟。如果感兴趣,请课后查找资料积累学习。
1、第一计 瞒天过海:所谓“瞒”,即隐瞒,“天”,天子。愿意是说瞒着皇帝,让他平稳的过海,后来指把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之中,巧妙的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出其制胜。
相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 李世民率军30万御驾亲征高丽国。这一日,太宗来到海边,对怎样才能度 过大海发起愁来。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赶忙与众将商量对策,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皇上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太宗听说有此神奇之人,龙颜大悦,立即令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穿过一条由帷幕遮蔽的通道,来到一个住处。只见这里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见令老人,夸奖令他的法术,并且大张筵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同宴饮作乐……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杯盏倾倒,周围一片摇晃,太宗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波涛汹涌?这时,张士贵、薛仁贵才从实奏道:这是为臣用的“瞒天过海”计,得一风势,30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就要到达东岸了。
2、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唐朝段成式所写的《酉阳杂俎》,有这么一则故事:当涂县县令王鲁,贪鄙敛财,人人皆知。有一天,百姓联名具状控告王鲁手下的一名主簿贪赃枉法,王鲁审案时非常心虚:主簿被告,自己哪能洗脱嫌疑?情不自禁之下,他在状纸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字。王鲁一是胆小,一是贪术不到火候,看到人家状告主簿,一时草木皆兵,吓得不打自招,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打草惊蛇"的佳话。
3、第21计 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春秋时代,郑国商人弦高的打草惊蛇之计,表现得非常捷智。
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百里奚的劝谏,任命孟明视等三位大将率军攻打郑国。大军开抵距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时,郑国使者弦高求见,说:"郑国国君听说秦军不远千里而来,特派我备送牛只,犒赏秦军。"孟明视见弦高未带任何国书,怀疑他的身份,弦高又说,"将军在去年12月就出发了,我国君在仓促间惟恐来不及犒军,只好以口谕替代修书。"孟明视心头一惊:郑国情报精确,连我何时出发都了如指掌,想必是有备而来。于是改变计划,灭了滑国之后,不再侵郑,班师而返。

参考答案:二、 审驴;吭;懊恼;衙役。
三、安静;摧残;批评;强壮。
五、2、冒名顶替;闻所未闻。
3、语言、动作、神态;衙役;人们(或老百姓)
4、聪明有计谋(或者足智多谋,结合课文内容详细总结也可。)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