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教学设计2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变化”主题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叙述性诗歌,诗歌以“我”的口吻,以深圳特区这一样一个“小山村”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这首诗丰富内涵,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读出美感,它节奏美、韵律美,朗读时要体现现代诗的特点。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小村庄”的变化,理解国家的巨大变化,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词语,注意易错字,区别形近字。
  2.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深圳吗?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讲讲见过的深圳。
(展示课件:深圳的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课件展示)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4、学生提出自读时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三、品读感悟(课件展示)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
(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
  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
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与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
歌中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些来唱这首歌。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课件展示)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讨论交流(课件展示)
那么你身边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呢? 
以此让学生感受祖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
1、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先说一说以前的样子,再说说现在的样子,然后引导学畅想未来的样子。其他同学可以围绕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三、巩固生字(课件展示)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四、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