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


1.北京的春节
1.我会读。
二类字:初旬xún 翡翠fěi 骡马luó 娴熟xián
掺和chān 正月zhēng 榛子zhēn 蜜饯jiàn
易错字:吃醋chù cù 爆竹bào pào 又甜又黏nián zhān
骡马luó lú 掺和chān cān 正月zhèng zhēng
榛子zhēn zhēng 蜜饯jiàn zhàn
多音字:正zhēng 正月 zhèng正确
2.我会写。
1.听写生字:吃醋、饺子、杂拌儿、擦黑、眨眼、通宵、元旦、燃放、亲戚、小贩、摆摊、轿车、骆驼、水浒
(书写提示:“醋”左右等宽,在书写时要注意左边的“西”不要写成“西”;“戚”是半包围结构,在书写的时候注意笔画间的避让;“摊”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佳”不要少写一横;“骆”的部首是“马”,第三笔横画变成了提。)
2.听写词语: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
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
3.我能理解。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闲在:清闲自在。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我能归纳词语
★写节日的成语:和和美美、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载歌载舞、锣鼓喧天、火树银花
★近义词: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截然不同一天壤之别
万不得已一无可奈何 娴熟一熟练 分外一格外
★反义词:焕然一新一万古不变 截然不同一一模一样 娴熟一生疏
5.特殊句型。
比喻: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排比:1、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
6.课文结构梳理。
本文共有13个自然段,分为六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大人和孩子们开始准备年货。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大家如何过除夕。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写正月初一的热闹情景。
第五部分(第11—12自然段):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第六部分(第13自然段):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
7.课文重点梳理。
①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②《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用充满京味儿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字里行间表现了春节隆重与热闹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8.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汇集了米、豆、干果等的“腊八粥”比作“农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用料多这一民俗特点。)
2. (课后练习)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从“零七八碎儿”“玩意儿”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京味儿”的语言特点,读来饶有兴致,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久久回味。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这几句话充分写出了除夕的“热闹非凡”。从“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十分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第三句话点明了老北京人除夕夜“守岁”的习俗。)
4.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5.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纸上。这个句子还与课文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课文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9.拓展延伸。
★春节习俗:团圆、拜年、吃饺子、吃汤圆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除夕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1950创作《龙须沟》,获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有关春节的古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会读”答案:
chù bào nián luó chān zhēng zhēn jiàn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