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萧红墓畔口占教案教学设计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也是20世纪著名诗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cǎi),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江思、艾昂甫等,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中学毕业,就开始从事创作。最早的创作是小说,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游学生活。他先来到里昂中法大学就读,1934年前往巴黎,1935年春回国。
1936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办了《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以后,1938年春来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座》副刊。稍后,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1941年底,日本侵占了香港。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表达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1946年3月,回到上海,任教于师范专科学校。
1948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1949年3月中旬,他毅然离开香港,冒着风险来到北平。
1949年6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2月25日,诗人于北京逝世。死后也并无隆重的纪念活动,显得非常冷清。
有四本诗集:
《我底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望舒诗稿》(1937)
《灾难的岁月》(1948)
共存诗90余首。
《戴望舒诗选》(1957)
戴望舒诗歌风格 (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
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他的诗歌,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忧郁凄凉的悲剧感。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是戴望舒诗歌情感的基本色调。
徐志摩是灵动飘逸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郁凄凉之美。
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
首先,从思想性格上看,戴望舒是悲情理想主义者,总是体会到理想失去的苦痛和悲哀,他很少表达一种乐观的追求和向往,更多地是对理想无法获得的悲剧感受。
戴望舒是一个“寻梦者”。 他更善于体验寻求过程中的忧郁悲凉的心境。
其次,从文学修养上看,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被称为是现代派的首领。 戴望舒30年代曾经游学法国, 西方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构成了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法国象征派影响为最大,他曾经翻译过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
戴望舒的忧郁,很多都带有现代派的那种荒原意识。
再次、从个人生活经历上,戴望舒一生饱受爱情挫折的痛苦折磨,这种爱情悲剧,对戴望舒诗歌的悲剧情绪具有更深刻的影响。
在戴望舒人生历程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就是他的爱情婚姻生活。他对女性缺乏吸引力。他先后与三个女性恋爱结婚,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幸福的爱情婚姻,三个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
1928年,戴望舒深地爱上施绛平。
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结婚条件: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
1932年10月,乘邮船离开上海赴法留学。
1935年4月,戴望舒回到上海,施绛平移情别恋
戴望舒与小12岁的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40年冬,穆丽娟提出离婚,戴望舒给穆丽娟发出“绝命书”,以死相挟。但是,最后还是破裂。
1942年,戴望舒与小21岁的大同图书馆抄写员杨静相识结婚,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结婚时才16岁。
1948年末,杨静另爱他人,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
2、民族苦难的悲愤
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文化活动之中。
后期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有几首诗,被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他用沉重的笔写下了《元日祝福》、《狱中题壁》和《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萧红墓畔口占》分析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萧 红
(1911—1942)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结为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到上海。
1940年萧红与端木从重庆到香港。
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1931年2月返回呼兰,后在哈尔滨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1933年,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4年二人离开哈尔滨辗转来到上海,同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936年7月16日,萧红与萧军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1月回国,1938年5月,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1940年1月底,为躲避战乱,随端木蕻良来到香港。1941年4月,因患有肺结核病,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年仅31岁。。遗体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其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 ,石评梅、张爱玲)之一。一生经历三次感情和婚姻,生命经历坎坷。她在临终前,曾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4年,在香港的戴望舒去萧红悼念,写下了这首《萧红墓畔口占》。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行,但通过逝者的安宁与生者的离乱奔波相对比,表达沉痛的悼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戴望舒与萧红的深厚友情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
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
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
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起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
文本分析
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满蕴涵。
  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同时“(偷)放”一语,又表露出凭吊女作家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在血雨腥风之中。
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斯人已逝,自与生者感受有别,一“却”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
臧称它是“一首伟大的诗”,“在新诗史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媲美”。
“这首诗写于一九四四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战乱的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了。”
1.语言简朴,干净,亲近口语,节奏按照诗人内心的情感的波纹进行了锤炼,而且非常谐调。
2.在修辞上,诗人对他早年的夸饰倾向也有所节制,隐喻的运用和诗人对人生的洞察结合得异常准确。
3.结构上的平衡。这首诗在主题上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也融有多重的对比关系,却仍然保持着一种艺术的平衡。在视觉上,它显得像一幅画,而在心理上,它展现为一种从容面对各种命运的情境。
4.阅读的张力。它自身的蕴藉饱满、自足,有深邃的玄想,又有克制的反讽;同时,也给每一位接触它的读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
思考与练习
1. 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    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镇静,坚守和自勉。 2. 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    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结构平衡而协调。 3. 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诗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