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语 文 园 地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2.进一步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一类人。
4.会运用冒号引起下文,具体分述写。
5.进一步感悟语气词的用法对我们习作的表达效果。
6.欣赏书法,规范写法。
7.积累并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教学难点】
体会反语的作用,并能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写的都是动物,它们在写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交流平台。
2.学生读交流平台,说说写法。
学生汇报:表面上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3.这样的写法就是反语,现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4.平时遇到过反语这种写法和说法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平时见过的这种说法)
5.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写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计意图:
感悟反语的写法。并引导学生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二、识字加油站。
1.平常我们认字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
2.说说下面这些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记忆的?
3.学生通过读这些字,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通过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
4.你还知道哪些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
5.老师再出示其他的形近字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
由大家熟知的记字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兴趣。
三、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1.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小组交流说说你们知道的这些词语代表哪一类人。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词语所代表的一类人。
3.教师进一步补充点拨学生。
(1)千里马:比喻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胸怀,能成大事者,可以是得到重用的。
(2)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3)百灵鸟:声音动听,人缘好的人。
(4)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5)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6)旱鸭子:指在陆地上饲养的鸭子统称为旱鸭子。旱鸭子最早的喻义不是指下了水却不会游泳的人,而是指从来没下过水的人。现在,人们把寓意引申了,用来泛指不会游泳的人。
(7)变色龙: 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8)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小气的人。
(9)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10)哈巴狗:通常是比喻甘心当奴才的人,比如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仗势欺人、欺软怕硬、摇尾乞怜、小人得志等等。
4.教师再引导说说其他的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
如:小蜜蜂、替罪羊、机灵猴。
5.学生再读记,试着背下来。
设计意图:
感悟汉语的奇妙,并能学以致用。
(二)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学生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冒号的用法。
2.教师点拨:(冒号用于总结性的话语之后,引起下文。)
3.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运用冒号写一段话并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例:粗心的小亮
小亮总是很粗心:在做作业时,他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笔;去上学时他有时会忘了戴红领巾,忘了带作业本,甚至忘了带书本;轮到他值日时,有时忘了该自己值日了;考试时,他有时会看错题……这些事情经常让他哭笑不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冒号的用法,把这种用法巧妙地应用于习作中。
(三)如果去掉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学生读读这些句子,并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3.教师点拨: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去掉这些语气词读起来生硬,而且这些语气词能够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
4.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填一填,感悟语气词的用法。
四、书写提示。
1.学生欣赏这些字体。
2.说说我们写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试着写一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写字的好习惯。
五、日积月累《蜂》。
1.学生读古诗。
2.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小组交流诗的意思。
4.教师点拨。
(1)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蜜蜂采取花蜜。
(2)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忙碌,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前两句诗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后两句诗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6.说说你此时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
7.诗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怜悯之情,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公平的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
8.学生背诵古诗《蜂》。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朗读,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作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愤恨之情。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反语)
(二)识字加油站。(换偏旁)
(三)词句段运用。(冒号语气词)
(四)书写提示。(规范书写)
(五)日积月累:《蜂》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