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古文的意思。
2.熟练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3.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及美德。
教学方法:讲解法、表演法。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吃过李子吗?李子的味道怎么样?你吃的李子应该是甜的,可有的人吃的李子却是苦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2.王戎简介。

初读——读准确,读出节奏。
1.先听老师读一遍,请你听清每个字的读音。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   尝 诸小儿  多子折枝   竞走 取之  信然
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
4.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学生练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5.齐读。

6.抽测重点词的理解: 
①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
书令,司徒。  
②尝:曾经。 ③李:李子。 ④曰:说  ⑤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⑥游:玩耍。 ⑦子:果实。 ⑧折枝:压弯了树枝。  
⑨竞走:争着跑过去。竞:争逐。走:跑。 ⑩唯:只有。⑪信然:的确如此。
7.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知道为什么李子是苦的了么?原来答案就在这样的一句话里——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讲的很有道理。长在路边的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如果李子好吃,早就被别人摘光了。之所以没有被摘光,那李子肯定是苦的。而说出这样话,拥有这样的观察力的人,竟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精读——读明白,读出韵味。
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呢?让我们再次深入走进课文。要想读懂小古文,老师送给你一个法宝——想象力。这节课,请放飞你的想象力,让小古文丰富起来。
2.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预设:小儿——小伙伴    诸——多     尝——曾经) “尝”可不是常常的常,出示字典中“尝”的解释,让孩子选择,说说为什么。(方法: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后注释) 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过渡:是哇,那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说一说! 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玩什么,怎么玩。(预设:王戎和我们一起踢毽子,只见他们把毽子往上一抛,就左一脚,右一脚的把毽子踢得像一只只小燕子在飞来绕去。我们玩得可开心啦!) 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
3.出示第二句。 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玩着玩着,不知道是谁,发现了什么?(预设:一棵李子树) 如果是你,你看见这么多的李子,你会喊什么?(预设:“快看!树上的李子真多啊!”) 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听见喊声,孩子们都跑向了李子树,伸出小手摘李子。大家怎么摘的? 孩子们争抢着李子。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理解“竞走取之”,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说,练读) 也不知道是谁,发现王戎站着不动。真是奇怪,他怎么不去摘呢?你会怎么问他。(预设:我骑在树枝上,对着王戎喊:“喂!你怎么不来摘李子?”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
4.出示第三句。 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嘛?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李子真的很苦吗?
5.出示第四句。 没吃之前,小伙伴们七嘴八舌,想象他们都说了什么? 孩子们议论纷纷。 有的......  有的 ......还有的......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板书:观察、思考)
总结: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 。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再读文章,理解文意。
1.相信同学们的朗读肯定会有所进步,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
2.理解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①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能盲目的跟从。 )
3.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戎是个有主见不盲从、聪明的人。
4.指导背诵。

填一填。 同学们读得这么流利。你能根据原文的语句填空吗?让我们来填一填: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背一背。
1.自己试背短文。
2.指名背短文。
3.齐背短文。

七.演一演。

八.拓展总结。
智者自有惊人之举。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小小年纪却聪明智慧,令大人望尘莫及,除了称象的曹冲,让梨的孔融,还有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他们还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就王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被古人用了短短49个字记录了下来,我想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也很不一般!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不妨去读一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那里的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文字,你定能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板书设计:                        
道边苦李
诸儿竞走 多子折枝                                
王戎不动 观察 思考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