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免费下载教研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

《故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主要内容。
2.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3.学习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把握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学科网]
1.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2.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
3.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展开文章。
5.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6.感悟小说主题,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7.理解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对比阅读法。
2.研讨探究法。[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我们循着鲁迅先生的足迹走进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看了赵庄的《社戏》,还偷吃了六一公公的罗汉豆,快乐的少年生活转瞬即逝,鲁迅长大后辗转求学,到日本仙台听《藤野先生》的教诲,回国后却弃医从文,辗转定居北京。1919年冬,他回故乡接母亲来京,回到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他心情如何呢?再见到儿时的伙伴闰土又有怎样的感慨呢?让我们再次跟着鲁迅先生的脚步到他的《故乡》去看看吧!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新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故乡》的素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离开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打算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
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闰土”原型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阴晦(huì) 猹(chá) 祭祀(sì) 弶(jiàng) 秕(bǐ)谷
鹁(bó)鸪 獾猪(huān) 胯(kuà)下 潮汛(xùn) 颧(quán)骨
髀(bì)间 伶(líng)仃 鄙(bǐ)夷 嗤(chī)笑 瑟(sè)索
寒噤(jìn) 惘(wǎng)然 潺潺(chán) 恣睢(zì suī)
(2)重点词语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许:这么些。
潮汛:一年中定期上涨的潮水。
苏生:苏醒,复活。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轻视,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来源:学§科§网Z§X§X§K]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任意胡为。
第二课时
一、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故乡”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围绕故乡的变化来组织材料,安排情节,揭示主题。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5段):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并且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第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
第一层(第6~8段):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以及“我”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第9~33段):“我”回忆了与少年闰土的交往和友情。
第三层(第34~52段):刻画了杨二嫂自私、贪图小便宜的城镇小市民形象。
第四层(第53~77段):准确、生动地刻画了中年闰土的外貌、精神、语言,表现了闰土的愚昧麻木,与“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化,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民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第三部分(第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追求新生活的种种信念。
第一层(第78~83段):“我们”一家人乘船离开故乡。
第二层(第84~88段):写“我”坐在船上渐离故乡的感受。
(二)深层领悟
1.对文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解读。
(1)闰土: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2)杨二嫂: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生意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3)“我”: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人情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热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2.“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待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3.这篇小说重点刻画了杨二嫂的形象,你能说说这样写的理由吗?
(1)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杨二嫂由一个做小生意为生的人,变成了一个明索暗偷的人,这正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的,不仅广大的农民破产,就连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也日趋贫困衰落,这样就更广阔更深刻地表达了主题。
(2)使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创设悬念。小说在写“我”回家与宏儿说话时插入了杨二嫂这个人物,因为来得突然,以至于使“我”吃了一惊,“愕然了”,读者也因“我”的愕然而愈想看下文,这样文章更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创设了悬念。
(3)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20年前杨二嫂的安分守己与现在的泼悍尖刻、明索暗偷形成鲜明对比,而她的尖酸、刻薄、鄙俗、势利又与沉默寡言、淳朴善良的闰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结束语】
本文描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所见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以及在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与束缚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膜。[来源:学,科,网]
【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回故乡 景象:阴晦、苍黄(萧索)
(开端) 心境:悲凉沉重

在故乡 闰土 少年 紫色圆脸 小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 天真活泼
(高潮) 中年 灰黄皱纹脸 红肿的眼 反应迟钝 木偶人
杨二嫂 过去:“豆腐西施”——美丽安分[来源:Z&xx&k.Com]
现在:“细脚圆规”——尖酸自私

离故乡 惘然、悲哀 “我”:辛苦辗转
(结局) 闰土:辛苦麻木
别人:辛苦恣睢

希望、憧憬:新的生活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