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人教新课标2


第六单元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详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教学中注重加强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力求全面、综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中体悟文本,感受真情。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达到以读促讲,以读促悟,以情助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苍白、移植、谈何容易、幸运、空旷、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丁香花》音频文件、杭州图片、放大的课文插图、重点语句课件、台湾9·21大地震的资料、李政道博士的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白血病的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质疑问难
1.(播放《丁香花》背景音乐)1999年9月22日,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出示课文插图)18岁的青年——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夺走他的生命。可是最后,小钱却幸运地得救了,是谁在这关键时刻挽救了小钱的生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舒缓、哀伤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生字的音和形,还可以把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2.学生自学生字词,同桌互相帮助记忆生字、词语,教师巡视。
3.教师考查学生记忆生字词情况。让学生说说是通过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通过什么方法了解生词的含义的。
(可以参考备课方案中的“备生字新词”进行教学)
4.用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指导生字,重点指导“袭、暂”的写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5.质疑:课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学生交流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通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合作交流,不但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收获,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各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提示,给课文分层次。
生命垂危——期待骨髓
不顾危险——抽取骨髓
跨海奔波——护送骨髓
爱心架桥——移植骨髓
3.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为下文深入学习做铺垫。
四、深读课文,感悟体会
1.导语:这一天,阳光明媚,杭州的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了甜丝丝的香气。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2.可是,此时18岁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出示课文插图)你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吗?(生答)
3.请你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的资料,介绍一下“白血病”。
4.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小钱病得非常严重?读出小钱病情的严重。
5.找出两组反义词。(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利用图片理解“凋零”和“绽放”的意思。
6.“含苞的花朵”“生命之花”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小钱的病到底有多严重?怎样才能救他呢?(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并读出体会。)
7.质疑: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了?
8.理解“几经辗转”的意思。
9.小结: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小钱能顺利地接受骨髓移植吗?下节课我们将感受到来自宝岛台湾的血脉情意。
设计意图:通过看屏幕上的病人,设置悬念,导出问题,唤起学生的爱心,把学生的情感带进课文故事的情景中,使学生的情绪一开始就处在最佳状态。之后紧紧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拉近情感
1.18岁的小钱是不幸的,含苞的花朵面临凋零。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可移植的骨髓找到了,接下来事情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呢?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3~7自然段,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又怎样呢?读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拉近与文中人物的情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读书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涵
1.请同学们用心地默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简单地批注理解与感受。
2.交流汇报。
(1)出示: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理解“步履匆匆”。(可以让学生表演,通过走路时的表情和动作理解意思。)从“步履匆匆”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2)出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怎样理解?
②一个是沉着地站着,一个是静静地躺着,然而他们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可以选其中一个来说说,用上“也许……但是……”这个句式来说。
出示练习:
李博士沉着地站着,他想:也许(     ),但是(     )。
青年静静地躺着,他想:也许(     ),但是(     )。
③周围随时会发生余震,李博士为什么还能沉着地工作?青年为什么还能静静地躺着?(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品德,体会青年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
3.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1)哪个词最能揪住你的心?(奔波、连夜)
(2)(课件出示)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个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10时15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3)从最开始的10时15分,到最后的22时15分,整整12个小时,李博士终于跑赢了这场跨越海峡的生命接力。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细读。通过理解“步履匆匆”“突如其来”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加强听、说、读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力求全面、综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用“也许……但是……”句式来进行想象,使学生体会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为拯救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
三、点明中心,升华情感
1.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读课文,思考,讨论)
2.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在当时,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
3.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万份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
4.现在,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仅仅隔着一湾海峡,但是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可这并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
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人间真情,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资料的展示、资源的开发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1.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小钱会对那位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
2.小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人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你会觉得非常幸福。给予是快乐的。
设计意图:品读句段,深入欣赏爱;升华感情,心灵发现爱。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