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基础训练


3单元·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蹊(xī):践踏。②策:通“册”。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④恬:心神安适。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⑦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依僧寺              君之力

B.安阳韩性闻而异        侍卫臣不懈于内

C.暮归,忘            真无马耶

D.录弟子                齐无人耶,使子使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听辄默记 已:____________。

2)冕因,依僧寺以居 去:___________。

3)安阳韩性闻而之 异: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门人事冕如事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每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不会的,大自然是要进行干预的。”他把本子收了起来,望了一眼那个盛老鼠的纸袋子,“实际上,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大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在平常年分,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长。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像听到一声令下,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急剧地。一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使其目标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狸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它们。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丹尼斯大约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似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做着各种准备似的。但到后来,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所谓‘旅鼠死亡大迁移’。”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1.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比较        媲美)

_________(推算        计算)

_________(竟然        果然)

_________(增加        膨胀)

2.文章不仅写了丹尼斯先生介绍有关旅鼠的知识,还写出了“我”的心理、神态等,例如,“我”听丹尼斯介绍旅鼠的繁殖速度后,心理活动可以用_________一词概括,“我”自己算出相同的结果后,神态可以用__________一词概括。(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3.根据文段内容,概括出旅鼠的三大奥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三大奥秘”介绍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⑤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⑥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1.概括第④段的内容正确的是

   

A.写春雁每天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

B.写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

C.写春雁一天从早到晚的生活情景。

D.写春雁所吃的玉米粒来之不易。

2.第①段中提到“威斯康星的法规”,这一法规指什么?请根据文义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到“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那么,秋天大雁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去玉米地?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因为在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单调枯燥的数字”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数字为什么能“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一年的秋收季节,这位专利权所有者创办了一家新奇的“填洞公司”。在这个洞的附近造起了一所小房子,门上挂着一块小小的招牌。

接着,这位专利权所有者就叫他的伙伴们在城里到处奔走,用各种方法进行宣传。

“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据学者们估计,其深度至少在五千米以上。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久,政府有关部门发给了营业许可证。许多原子能发电公司都争先恐后地前来签订合同。开始,村里人都有点担心,生怕会出什么事情。可是,“填洞公司”派人对他们进行说明,这是一个非常保险的洞,即使过上几千年也绝不会对地面上产生什么危害。同时,村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呢。大家明白了,也就放心了。不久,从城里到这个村庄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也建成通车了。

卡车在公路上奔驰着,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许多铅做的大箱子。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就倾泻到这个洞里。

外交部和国防部把那些用不着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一块儿扔了进去。随车前来执行监督任务的政府官员们,很轻松地谈论着打高尔夫球的事情,而那些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则一边扔着各种文件,一边谈论着弹球房的事情。

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越深洞的直径越大。“填洞公司”的经营规模一点一点扩大了起来。

在大学里做传染病实验的那些动物的尸体被运了来,并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无人认领的流浪者的尸体。有关方面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铺设大量的管道,以便把城市里的废物和污水全都排放到这个洞里去。这个办法要比向海洋排污高明多了。

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可以由这个洞来妥善解决。

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

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1.哪些城市垃圾扔进了洞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幻想出的这个“深不可测的洞”,有什么现实意义?试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的叫声和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从小说中领悟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  人类与________的关系

要求  1.将题目填写完整。可选“环境”“自然”“森林”“地球”等词语,表现环保主题。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3.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例文】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丁燕

日前见得一文,名曰《鲨鱼与人类,究竟谁怕谁?》。文中先列举了几个世界旅游胜地的鲨鱼伤人事件,再以海洋生物学家的话作为转折,指出本文的正题:如今鲨鱼更怕人!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海洋里的鲨鱼正急剧减少,有些品种(如大家谈虎色变的大白鲨)竟然已濒临灭绝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人类自从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便自命清高,凡事只顺从自己的意志,完全不理会身处的这个客观环境,于是造成了许多原可避免的历史性错误,造成了不少的动植物从普遍存在到稀有,甚至于消失。人类狂妄自大地要追寻自身起源,对于印加、玛雅这类伟大民族的突然销声匿迹甚感惊讶,进而加以研究,企图寻出个究竟。但对所谓异类、低等的动植物的消亡,想到对此大作研究的科学家寥寥可数,大多只是作个猜测而不加深究。想来,人类对于动物族类的消失毫无惊恐,大约源于对两个十分神奇的科学名词“生物遗传基因DNA”的“杂交”的依赖。曾经早已灭绝,只能在石壁上看到的野斑马、非洲象得以几百年后重见天日的秘密就在于此。

到此,也许有人会问:“那对于动物的灭绝还怕什么?”

我们大抵可以说:问这样问题的人是无知而目光短浅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人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就要掌握并遵循客观规律,分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就如植物与矿藏。粗粗观之,的确这两者毫无干系,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矿藏在地底下,要探寻发掘它们是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而我们通过研究植物就不难发现了。植物为了生存,庞大的根系无时无刻不在向地底延伸,根须不停地吸收泥土里的养分,同时也把地底矿藏的一些单质元素吸入植物体内,科学家通过相应的实验就可以找到相关的矿藏。这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源于对客观事物间联系的正确认识。

可能有些人还在疑惑:“为什么一定要了解客观事物间的联系?”

同样的,我们再来看则实例。

在某个地方,有一群鹿,几只狼和满山坡的野玫瑰,这三者在自然界中相对平衡地存在着,生生不息。然而,后来来此定居的人们,为保护鹿群,把狼尽数杀光。短短数载,鹿因失去了天敌,迅速成长成一支非常壮大的群体,吃光了野玫瑰后向人类种植的庄稼袭击……

导致这一结果的祸源便在于人类对自然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不了解。澳洲的兔子问题,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涝灾,甚至于人类社会的中国“三年大跃进”、外国的“1927~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还有鲨鱼濒临灭绝问题等都属同一性质。

故此,无论哪个人要做什么事,都应当正确掌握并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与自然“互敬”才能使两者和睦并存,这不仅能使双方得益,也能使世界发展更进步,科技更发达,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一朝有梦,百日成真”。

【简评】这是一篇很有技巧的说明文,其技巧表现在谋篇布局的巧妙性使文章原本严密的逻辑性显得更为突出。作者先举出实例说明自然被严重地破坏,然后通过设问引出自然和人类联系的必然性,再接下来说明了解联系的必要性。其程序是步步深入,层层剥笋,富有条理。在每一个阐述过程中,作者先提问,举出实例进行说明,随后进行分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说明过程中作者加入哲学原理更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

参考答案

一、(一)1.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春蚕到死丝方尽3.少壮不努力

(二)1.D 2.(1)完毕(2)离开(3)以……为异3.(1)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2)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服帽子跟随在车子后面。4.勤奋好学,孝敬母亲。

二、(一)1.①媲美 ②推算 ③竟然 ④膨胀 2.怀疑惊讶 3. (1)旅鼠繁殖能力惊人。(2)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4.不能颠倒。因为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这样安排结构能达到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二)1.B 2.春季禁止猎杀大雁,秋冬季则允许猎杀。3.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4.指6只,或6的倍教。5.由这些数字分析,6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作者原先就这样推断并为此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

(三)1.扔进洞里的城市垃圾包括核废料、机密文件、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犯罪证据。2.人们把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海洋中去,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把河流、湖泊、大海看作“深不可测的洞”了;人们把废气排到大气中,同样是把大气层看作“深不可测的洞”。3.都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原来往洞里丢进什么,什么都将出来,飞到这座城市居民的头顶上,让他们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4.①不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②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一时,不考虑将来。

三、参见“例文”。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