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年 级:九年级 科  目:语文     课  型:新授课       制作人    党文云 

导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联系现实,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位于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片茫茫戈壁,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看题目

1、分析课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生: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生:罗布泊曾经是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将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会有哪些?

三、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

1、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注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庇护(    )  裸露(    )

戈壁(    )    栖息(    )

3.在书上画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有困难的问题小组内可讨论交流)

四、请学生齐读12、13自然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明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面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

五、本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体现文体特征的。

1.文章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

讨论并归纳:

文章列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

2.文章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来体现形象性?

讨论并归纳:

(1)对比:集中体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3)排比: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文中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讨论并归纳: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结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发出救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忧患意识。

六、当堂检测

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悲剧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向人们发出保护环境的呼吁。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如果家没有了,那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请看看我们的双手吧,是创造,还是__ ?当我们想盲目地砍伐参天大树时________,当我们  __________ 时,停下手中那个巨大的吸水鬼,让理性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____ ,____  ……   罗布泊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