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01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测试卷(三)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三)
z*zt期中 ep.c#om^]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妖娆(ráo) 篝火(ɡōu) 田圃(pǔ) 箪食壶浆(dān)
B. 栖息(xī) 喑哑(yīn)  留滞(zhì) 凝望(nínɡ)
C. 襁褓(bǎo) 禁锢(ɡù) 披蓑(shuāi) 存恤(xùn)
D. 休祲(jìn) 怫然(fú) 崩殂(cú)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3.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D.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4. 下列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陈涉世家》选自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鲁迅荣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这部书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内容多记谋士(策士)的活动,写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
5.名著阅读。(3分)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 》。(1分)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2分)

6.综合性学习。(7分)
  为积极参与“好书伴我成长”绿色渎书工程活动,班级组织了“读书看报”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宇璇同学出示了一幅在报纸中看到的漫画:
①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画面的内容。(3分)
 
②请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2分)

(2)小峻同学读了下面一则新闻:
  北京时间5月24日晚间消息  联合国组成调查组,于当地时间24日开始对日本在遭受历史罕见的地震海啸灾害袭击之后随即爆发的核泄漏事故展开调查。核泄漏事故产生将随着凋查的深入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调查组在抵达日本之后立即与日本政府的代表举行了会谈。日本政府此前表示其将全力配合调查组的调查工作,同时日本官方也指派来自东京的核科学研究人员组成国内调查小组对核泄漏事故展开调查。
  请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2分)
  
7. 古诗文积累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 ,燕然未勒无归。(范仲淹《渔家傲》)
(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在《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了陈胜敢于战胜封建传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是
(5)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 ? 。”
(6)《月夜》中写出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感觉的诗句是
, 。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共14分)[ww#w.zzs*tep.com~@^]
苦 瓜
肖复兴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8.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9.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①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10.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II-14题。(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
纸的背面。”
[来@~源*:中%教#网]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来源:zz@s&te^p.c%o#m]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



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w
[中@国教#育出^版*网&]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9、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和  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20辛弃疾说自己的《破阵子》是“赋壮词”.请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四、作文(50分)
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懵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是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断的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着自我,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②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要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 A 2. D 3. A 4. D 5.(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拳打镇关西》
(2)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答出两点即可。
6.(1)①略 (要点:算命先生被雨淋了1分。行人都在嘲笑他1分,表述1分)  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大意对即可)    (2)示例:联合国介入日本核泄漏事故调查(大意对即可) 
7.(1) 斜晖脉脉不悠悠 (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
8.答案: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只答出“不能删掉”不得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 ②表面上是强调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答对一处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①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12分)1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1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2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第②段。(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5.D(2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
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8.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9、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20、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四、作文(50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 A 2. D 3. A 4. D 5.(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拳打镇关西》
(2)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答出两点即可。
6.(1)①略 (要点:算命先生被雨淋了1分。行人都在嘲笑他1分,表述1分)    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大意对即可)    (2)示例:联合国介入日本核泄漏事故调查(大意对即可) 
7.(1) 斜晖脉脉不悠悠 (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
8.答案: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只答出“不能删掉”不得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 ②表面上是强调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答对一处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①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12分)1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1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2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第②段。(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5.D(2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
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8.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9、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20、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四、作文(50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