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题 
   张恒利 作于 2006年8月1日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题
   [单元温馨提示]
   同学们,当你学完本单元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对罪恶的战争深恶痛绝,对和平的渴望,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请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对社会生活的点滴体会吧!
   语基检测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鄂(   ) 濂(   )瓦 砾(   ) 阻遏(   )
   同胞(   ) 血腥(   ) 果酱(   ) 屠杀(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晨xī(  ) 地jiào(  ) dī(  )防
   荒miù(  ) 莲péng(  ) 憧jǐng(  )
   3.填空。
   ①新闻的六要素是 、 、 ,事件发生的 、 、 。新闻的结构包括 、 、 、 、 五个部分。
   ②《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___________。
   4.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1)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5.李阳同学去文具店买钢笔,你觉得他怎样和营业员对话才得体?(3分)
   李阳指着柜台中的钢笔对一位三十五岁左右的营业员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员拿出两支钢笔让他挑选。
   (李阳想再多挑选几支),他对营业员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阳挑好后问:“请问多少钱一支?”
   营业员答:“九元五角。”
   (李阳嫌贵,不想买)他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单元是一个感受战争,回顾历史的单元,请写出军事成语和战争名言各两例。
   ①军事成语: 、 。
   ②战争名言: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而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州、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____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________。
   8.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知识,写一篇百字左右的校内新闻简讯。
   
   (二)
   与人为善
   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行李简陋、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伙计说:“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能在贵处住一晚吗?”伙计解释说:“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旅店到处客满。不过,我不忍心看您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您,我就在柜台上搭个铺。”第二天,老人临行前对伙计说:“年轻人,你能当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伙计听了,觉得这老人真幽默。
   两年后的一天,伙计收到了一封信,邀请他去纽约回访两年前那个雨夜的客人。伙计来到纽约,老人把他带到一幢高楼前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为你建的旅馆,请你当经理。”这位当时的年轻人就是如今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拥有亿万财产的石油大王保罗•盖帝。
   12.帮助别人的事,每个人都做过,你觉得小伙计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13.小伙计听了老人的话,为什么觉得这个老人真幽默?
   
   
   14.你怎样理解“与人为善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用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凭着与人为善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三)
   狭路相逢
   [美]彼得•勃德威•邦勒郭
   几年前,我随一个旅行团去珍珠港旅行。团中有一位牧师在事发当天——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并击毁我们太平洋舰队的那天,正在此地。他给团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天的种种恐怖:大火,沉船,枪林弹雨,炮声轰轰。我也在听,眼角突然瞥见一个六七十岁的日本游客走进了纪念馆。
   他打扮得很刻意而整齐——笔挺的领带,扣得一丝不苟的运动夹克,锃亮的棕色皮鞋。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即使是白领人士,哪怕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到了夏威夷也很少西装革履,大家都是穿一件敞领的夏威夷T恤。
   日本人的身旁有两个女人,年纪大一点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可能是他的女儿。两个女人都衣着保守,穿着精致的鞋。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花环很精美,直径足有18英寸,看上去价格不菲。
   团里的老兵继续讲着他的经历——他被困在甲板底下,大水冲来,他辨不清方向,大火就在头顶上,浓烟使他窒息,战友就死在他的脚下,他在黑暗中挣扎着逃命。所有的团员都听得聚精会神,只有我注意到了:那个日本人正朝我们走近。
   我正看着他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对他的妻女说了些什么。他们静静地站着,几乎有些庄严。然后,日本人紧了紧他的领带,又把夹克的褶子弄平。好像在做什么准备似的,他抖了抖肩,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接着,他独自一个人,面色郑重地走到这只沉舰的栏杆处。其他的人仍围在那位老兵身旁,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日本游客的存在。
   我不认为他听得懂美国老兵的话,可是我看到他在栏杆旁,弯下腰去,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开始说话,我仔细听,但不能听懂。可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认错,悲伤,尊严,同情和祝福。
   他静静地祷告完后,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刚才那位美国老兵一直都在提到。日本游客看着花环随着海浪漂远,他努力要保持常态,可是眼泪泄漏了他的感情。
   我猜他也是个老兵,当年曾驾着飞机投下枪药弹炮,炸毁了我们的军舰。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日本人又向后退了几步,缓缓地,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他站直身子,回到家人身边。使命既已完成,他们似乎准备离开了。正当日本老兵准备离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一直靠着墙的美国人移开了步子。他衣着随意,肚子微凸,头发稀少,手拿一顶帽子。我突然想,这个人大概也是个二战老兵。或许他也参加了太平洋海战。来这,也有他的使命吧。
   当那家日本人经过他时,美国老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紧张了,怕他们冲突起来。日本游客有几分迷惑,脸上露出惊讶和难过的神色。他的家人,眼睛盯着地上,也停下脚步,聚在他的身旁。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老兵挺直腰来了个立正,他缓缓举起了他的右手,在额前硬硬地停下——他给他的宿敌敬了个军礼。日本老兵突然明白过来,立即回以军礼。
   刚才聚着听故事的游客纷纷散去,两个老兵似乎遗世而存,联系他们的是共有的痛苦、荣耀和记忆。美国老兵放下了他的右手,仍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向后退了一步;日本老兵,双手笔直地贴在脚两侧,向他面前的这个人鞠了个躬。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老兵回鞠了个躬。
   两个人一个字也没说,也不需要说。那两张被泪水浸湿的严肃的脸,已经向彼此表达了任何语言都无可言及的感情。
   15.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瞥(   )见 T恤(   ) 忏(   )悔 浸(   )湿
   16.“我”“眼角”为什么能够“突然瞥见”日本游客?“刻意而整齐”的打扮从心理方面怎样理解?
   
   
   17.怎样解释“日本人的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个花环“很精美”且“价格不菲”?
   
   
   18.文中哪处表现了日本老人“几乎有些庄严”?他为什么要“深深地吸一口气”?
   
   
   19.作者为什么在“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海水中”后强调地注释出——“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
   
   
   20.为什么说“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21.一个是侵略者,一个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被侵略者,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的痛苦、荣耀和记忆”?
   
   
   22.你怎样理解文题“狭路相逢”和文章的主题?
   
   
   写作创新吧[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
   
   23、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但是就在最近几年,日本教科文组织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把它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方。
   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字数不少于600字。
   【情智再闪烁】
   •学习本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认为本单元的易错之处在:
   •我认为今后尚需努力之处在: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