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爱莲说》学案3

《爱莲说》学案 宋代周敦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以及“说”这种文学体裁。
加强词句点拨,感悟全文,诵读全文。
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莲的高洁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文体常识:
1、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一般篇幅不长,往往言简意赅。
2、 “爱莲说“就是谈谈我喜欢莲花的原因。
三、走进作者:
1、 周敦颐,字茂叔,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濂溪先生”。在中国儒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著有《周元公集》。
四、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领读全文,生字正音。
2、注音写汉字:甚蕃 yǖ 泥 濯 清lián 亵玩 隱逸 鲜有闻
3、自由朗读,品味句意。
五、学习第一层:
1、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词句大意。
2、解词: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译句:(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学生串讲,教师指点不足。
六、学习第二层:
1、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词句大意。
2、自我检测:(1)解词:予谓菊 隐逸者 君子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2)译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学生串讲,教师指点不足。
七、学生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八、自主学习习题二。
第二学时
自我检查:
1、《爱莲说》作者 ,字 , 朝著名理学家,世称
著有 。
分析第一层:
朗读品味。
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什么?(原句填空)


3、这句话从莲的 、 、 三个方面展开描述,赞美了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
4、据意填空:
(1)写莲的生长环境,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 。
(2)写莲的体态香气,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文句是:
、 、 。
(3)写莲的清高风度,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可轻侮的文句
是: , 。
(4)本层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文句是:
, 。
自主思考:本层文字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文中又写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什么手法呢?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什么呢?(1)
(2)
分析第二层:
朗读品味。
合作探究:在文中作者把菊、牡丹、莲各比喻成了什么样的人?

本节首句文字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你认为“噫”这一叹词有怎样的妙处?请阐述理由。



本层中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呢?

7、你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含义?


8牡丹花开,国色天香,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现象,就是: 、 !
9、自主思考:本层中运用了哪些文字表达方式?
10、思考本层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全文,把握中心:
1、学生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2、作者以莲花自比,赞美了 ,含蓄的批判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借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的品质,抒发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间接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作方法。
诵读练习,巩固要点。
布置作业。
第三学时
复习检查:诵读全文。
选择:与“香远益清”的“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获益匪浅 2、延年益寿 3、日益发达 4、良师益友
随堂练习:
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 (2)水陆草木之花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固定句、判断句、省略句、感叹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词性活用:(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拓展练习:
莲花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古人有许多咏莲的诗篇。写出三句咏莲的诗词名句,并写出作者和出处。
(1)
(2)
(3)
2、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仿写一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爱 ,因为它 ,恰如 。
3、本文赞美莲花“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
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关于莲的知识与文化:
1、 睡莲科莲属
  荷花学名为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的别名:鞭蓉、莲花、芙蕖、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溪客、玉环、菡萏、青莲、六月春、碧环等。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类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值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藕断丝连:
 细密缠绵的藕丝,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千年古莲开花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莲与佛的渊源: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
与莲有关的诗词: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 荷花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莲与医学: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莲的药用价值高,它的植物全株均可入药,真是全身都是宝。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