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卷

综合检测(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共18分)
1.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解析】 A项,①“错”通“措”,②“帘”通“奁”;C项,①“纫”通“韧”,②“于”通“吁”;D项,①“圜”通“圆”,②“匪”通“非”。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解析】 A项,确实/媒人;B项,辞别/告诉;C项,均为“赠送”;D项,刚才/适合。
【答案】 C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 B项,“以”都当“把”讲,介词。A项,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指“芙蓉”。C项,①介词,于,在;②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D项,①副词,互相;②代词,动作偏指一方,有指代作用,可译为“他”。
【答案】 B
4.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夙兴夜寐 ③千万不复全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逆以煎我怀 ⑥天下归心 ⑦固前圣之所厚 ⑧謇朝谇而夕替
A.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
C.①⑤⑥/②⑧/③⑦/④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解析】 ①⑤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②⑧为名词作状语,③⑦为形容词用作动词,④为动词的为动用法。
【答案】 C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总角之宴,__________。(《诗经·氓》)
(2)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答案】 (1)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言笑晏晏 (2)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长路漫浩浩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7题。(8分)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诗中多次出现“忧”,这种“忧”是否意味着诗人对人生持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何”好。“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供依托的一枝。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8~9题。(6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从情感上看,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9.“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这句诗有景物描写,有人物活动,联系上一句来看,其内容是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热爱。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8分)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0.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义。
【答案】 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浓浓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11.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 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7分)
结发为夫妻①
汉乐府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②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③,起视夜何其④。
参辰⑤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摘自《汉魏六朝诗鉴赏》)
【注】 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②嬿婉:夫妻恩爱的样子。③怀往路:想着出行的事。“往路”一作“远路”。④夜何其:语出《诗经·庭燎》:“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⑤参(shēn)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
1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并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眼”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一句话。从诗歌的内容不难看出,这首诗描写了一对“恩爱”夫妻的分别。诗眼比较显豁。
【答案】 “诗眼”是“恩爱两不疑”一句。诗歌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表现了这对年轻夫妻之间的恩爱,“恩爱两不疑”最能揭示诗歌的主旨。
13.有人说,诗歌的最后四句当是夫妻二人的对话;也有人说是征人对妻子的叮嘱。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诗歌的场景,可以理解为夫妻之间的对话,前两句是妻子告诉丈夫要保重身体,不要忘记两人之间的恩爱;后两句是丈夫回答妻子的。结合诗歌的题目“留别妻”,也可以理解为“征人”对妻子的叮嘱,要妻子保重身体,别忘记自己。
【答案】 (示例)我认为应该是夫妻之间的对话。其中“努力”二句是妻子对丈夫的嘱托,她要丈夫在行役中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注意保重身体,同时牢记夫妻间的恩爱与欢乐,体现了一个妻子的关心和担心;“生当”二句是丈夫对妻子的回答:“若能生还,一定与你白头偕老;若死在战场,也将一直把你怀念。”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11分)
苦寒行①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令我哀。
【注】 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14.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的首句一般有破题、引出下文、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有这个作用。
【答案】 ①交代了行军的地点;②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作铺垫;③照应诗歌的题目。(答出两点即可)
15.诗歌描写了行军沿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从“羊肠坂诘屈”至“雪落何霏霏”共八句诗,依次描写了沿途的景象;从“水深桥梁绝”至“斧冰持作麋”描写了行军之难,摘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
【答案】 沿途的景象是: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饥饿的猛兽夹路蹲伺行军的将士;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盖,看不到人烟。行军野外,桥梁断绝;迷失道路,没有宿处;人马同饥,凿冰做饭。
16.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曹操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与《短歌行》中的不尽相同。可以结合“延颈长叹息”“我心何怫郁”“悠悠令我哀”等诗句分析。
【答案】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波动:登攀险坂的慨叹、瞻念故乡的怀思、担薪做饭的悯伤。这些真情实感与诗人安定天下的壮怀有密切的联系。
三、语言表达(12分)
17.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解析】 由分号可知这六句可分为两组,⑤②③和①④⑥,再与后文的“《诗经》和《离骚》”相照应,应先说《诗经》,再说《离骚》。
【答案】 ⑤②③①④⑥
18.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6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庄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铁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对修辞和句式作了限制。修辞体现在最后一个小分句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句式要注意前一个分句的两个“在……中”,还要注意两个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答案】 (示例)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告诫忠贞的灵魂,为皆浊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静寂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19.认真观察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观察漫画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漫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遗漏。在分析寓意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是“摇钱树”,要分析“摇钱树”在漫画中具体指什么。同时,要明白绝大部分漫画都是讽刺型的,所以作答时要思考此幅漫画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 曹操墓即代表文化遗产。漫画讽刺了单纯地把文化遗产当成牟利的手段的做法。(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是当务之急)
四、写作训练(5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的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根据对本首诗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诗歌大意不难梳理: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这样的想法常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崇山峻岭之中,你刚从一重山里出来,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这首诗看似平常,却极富深意。“莫言”既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一个“赚”字幽默风趣地说明行人是被自己下岭的主观想象欺骗了。“空”字则表现了行人被骗后的失落神态。三、四两句是对第二句进行解释: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岭,下山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但行人登上最高峰后往往因兴奋喜悦而忘记了前面还有一系列山岭需要跨越。行人的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表露出来了。
诗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为描摹,二者构成有机的内在关系,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1)习惯性思维不一定靠谱。很多人认为上山是艰难的,而下山却容易得多,这一习惯思维有时是靠不住的。(2)在取得一定成绩后,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继续不断进取。(3)人生,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不断超越自我,这才是人生不竭的动力。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