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小湖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小湖中学2011-2012学年八(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罗明民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绯红(fēi) 黝黑(yǒu) 不逊(xùn) 颔首低眉(hàn)
B.叱咄(duō) 诘责(jí) 宽恕(shù) 期期艾艾(ài)
C.烨然(huá) 禁锢(gù) 轩邈(miǎo) 深恶痛疾(wù)
D.缥碧(piǎo) 迁徙( xǐ) 滞留(zhì) 广袤无垠(máo)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标致 管束 粗制滥造 翻来覆去
B、愚钝 觅食 诚惶诚恐 冥思遐想
C、轩昂 侏儒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D、尴尬 繁衍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3. 选出下面成语解释有错的一项(3分) ( )
A.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B.正襟危坐: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C.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D.颔首低眉:一会抬起头,一会儿又显得很恭顺的样子。
4、选出修辞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3分) ( )
A.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B.二月春风似剪刀。
C.再继续写那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 )
A.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B.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雷锋精神在我们当代还要发扬,这是不言而喻的。
D.为了避免物价不再飞涨,国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教室里有五、六个人。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D.“五·一”小长假期间,武夷山的美丽风光令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7.文言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一项是(3分) ( )
A.或置酒而招之(有时) 造饮辄尽(就)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B.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执策而临之(面对)
C.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执经叩问(敲门) 俟其欣悦(等待)
D.卒获有所闻(终于) 媵人持汤沃灌(菜汤)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8.名著填空(9分)
A、《海底两万里》是 国作家 的作品,他被誉为“ ”。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
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主要人物是 。
D.凡尔纳当年幻想人类上天入海的愿望如今以经实现了。例如:
D.《名人传》记传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9.仿写句子。(4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 。
10.附录古诗前五首默写:(8分)
A、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 。
C、《登幽州台歌》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 !
D、 ,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E、《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作者运用想象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8分) (一)与朱元思书(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 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①一百许里: ②千转不穷:
  ③横柯上蔽: ④望峰息心:
12.用原句填空。(4分)
(1)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2)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
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答:

(二)补碘可以防核辐射吗?(15分)
①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人们对“辐射”这个词开始敏感起来,欧美部分地区公众开始大量购买碘盐防止核辐射,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补碘真的可以防核辐射吗?
②在日常生活中,辐射和人们如影随形。从核电到家里的大理石地砖,从阳光里的紫外线到检查身体用的x光,以及每天用的手机、微波炉、电脑……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实际上都存在辐射。辐射分为两大类,核辐射和电磁辐射。这次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起的辐射就属于核辐射。电磁辐射更接近生活,人们熟知的手机、微波炉、电脑的辐射就属于电磁辐射。
③补碘不能防核辐射,但可以减少对放射性碘的吸收。碘片只能阻断放射性碘131的吸收,所以核辐射事件一旦发生,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辐射。当发生较严重的核污染时,应该有计划地在一定时间内服用一定量的碘片。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化合物,是一种稳定性碘,能阻断放射性碘被人体甲状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地排出体外,达到保护机体组织的作用。补碘对其它放射性物质是没有作用的,例如铯137—— 这次日本核泄漏的另一种主要的放射性元素。它同样不能阻止已经被吸收入甲状腺的放射性碘131对甲状腺的伤害。
④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起的核辐射不会影响我国公民身体健康。因为如果放射性核素经水体扩散,在距离排放点20公里处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最大浓度约为排放点浓度的千万亿分之一。以我国沿海城市烟台为例,烟台市野外正常天然辐射本底水平为0.02—0.12微戈瑞/小时,平均值为0.058微戈瑞/小时。即使由于日本核泄漏致使辐射水平增加10倍,也仅仅为0.58微戈瑞/小时,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不可能受到核辐射危害的。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5.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4分)

16.文章围绕“辐射”介绍了哪几方面的知识?(3分)


17.第④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5分)



18.读了本文,你对“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有什么感想?(3分)

(三)糖罐的秘密(18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当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评头品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起,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倾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了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意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她其实觉察到了窗外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敢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在深圳的一家电脑公司任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9.通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空。(3分)
本文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_________、________念糖等四件事。
20.第④段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21. 第⑦段,我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3分)


22.第⑧段中主要是什么描写?请选出一两个词分析其作用。为什么我这样做的时候“胆战心惊 ”?(4分)



23. 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为什么说“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3分)


24. 读了本文,你一定在做人方面获得了有益的启示。结合我们的生活将自己获得的启示写在下面。(3分)


三、写作(60分) 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如:“善良”、“快乐”、“感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 2.品味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