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五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五单元)
姓名 班级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粗鄙(bǐ) 烂漫(màn) 犀利(xì) 绽开(zhàn) B.绯红(fěi) 粗劣(liè) 黝黑(yǒu) 解剖 (pōu) C.弥补(mí) 甲胄(zhòu) 磨蹭(cèng) 粗糙(cāo) D.诘问(jié) 匿名(nì) 禁锢(gù) 畸形(qí)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禁锢 诘责 文绉绉 油光可间 B.胡髭 黝黑 一绺绺 不逊
C.解剖 畸形 诱惑 绯红 D.滞留 粲然 庶祖母 仁慈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B.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C.病人的脉搏越来越弱,手术已迫在眉睫。
D.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2006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在抗洪战斗中,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生命财产,他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6.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米开朗琪罗是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
B.“老李跟老陈说他今天下午不来”一句中的“跟”字的词性是介词。
C.“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D.《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一生写了几十部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8、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9、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鉴( ) 髻( )
⑵这句话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4分)
(1)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 )
(2)《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莎莉文老师怎样帮助海伦•凯勒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走向光明成功世界的。( ) (3)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 (4)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
11、默写填空:(8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 。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马说》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
二.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 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⑴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2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lO.1%
每读必做
O%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仔细观察右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其后问题。
①说说你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
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说点什么?(选择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理解(21分) ㈠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
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____(谁)的看法?(2分)
2、“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3、从全文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和
两件事。(2分)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为什么要改变他学医的意见呢?(2分)
答:

5、作者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启示?(2分)
答:
短文⑵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晚上,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时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晾)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一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重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我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急又悔,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6、给下列字注音。(3分)
慈母( ) 责罚( ) 眼翳( )
7、选文第一段就全文来说,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8、第二段中母亲重罚“我”后,却总不许我哭出声来,说明母亲有怎样的性格?(2分)
答: 9、文中为什么要交代“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2分)
10、第三段主要写了母亲哪两件事?它们充分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答:
(三)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文,并回答题。(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理解题:(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爱的旅程(11)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5.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一条是关于_______________的故事。(2分)
16.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2分)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40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1.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作文题: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你做到过感恩吗?你对感恩是怎么看的?请写下你那次感恩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或者写下你对感恩的思考,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稿纸首行正中。
2.感情真实,观点正确,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4、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




答案一、1、略。2、D 3、B 4、B 5略。6、略
二、阅读。(一)7、从:顺、随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8、(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9、抒发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一、⒈岂不罹凝寒⒉曲径通幽处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⒋不汲汲于富贵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略
二、⒎藉、计、恃、伶⒏C⒐C⒑D(A.形容痛恨到了极点。B.指只要弯下身子捡,到处都是。C.比喻事情到了眼前,十分紧迫,这里强调手术时间紧迫,不能拖延)⒒B12.A
13.⑴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⑵参考示例: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明确观点计1分,反驳有针对性计1分)
⑶①不设统一答案,与下面的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示例:“压岁钱!”——民间习俗,过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子贺新年的钱,含有暖暖的亲情(1分)。“压谁钱?”——“谁”是“岁”的谐音,一语中的,说明现在变味的“压岁钱”更像“人情债”,而且数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长辈不堪其“压”,以致喘不过气来(1分)。
②不设统一答案,注意符合说话对象、语气和语境即可。
示例:爸爸妈妈,你们又辛苦了一年,过去儿子无知,现在儿子懂事了,知道你们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大,上有老,下有小,今年的压岁钱就免了吧,岁末用吉利的话祝福我吧!(2分)
24. 父与子;母刺猬和小刺猬
25. ①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②母刺猬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③儿子的生长过程是爱的旅程
26.①表面为烟味的苦与香 ②暗含失去妻子的痛苦和看到儿子的欣慰
27.①儿子被母刺猬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②儿子想到逝去的母亲
28. 略
2.、至;通“返”,返回;凭借;互相 3.略 4.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由总到分7、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8.(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
9.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2分)
10.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确l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