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2010.1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考试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黛色(dài) 倾诉(qīn) 尘埃(āi) 近在咫尺(zhǐ)
B.黄晕(yùn) 贮蓄(zhù) 倔强(jué) 锲而不舍(qì)
C.磅礴(bó) 御聘(pìn) 静谧(bì) 骇人听闻(hài)
D.卷帙(zhì) 迸发(bèng) 干涸(hé) 孜孜不倦(zī)
2.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注意书写正确、规范、整洁。(3分)
轻而易yì举 无欲则gāng màn不经心 星罗qí布 感人肺fǔ 谈笑风生shēng

3.下面各项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致”的解释,符合“闲情逸致”一词中“致”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实现 B.集中于某个方面 C.情趣 D.精细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分)
(1)教授们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无论何时,如果一个学生敢于对一条教条式的说法提出异议;教授只需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就可以结束争论 :导师已经指示过了。
“一劳永逸”本义: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一劳永逸”在语境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色彩缤纷”本义: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色彩缤纷”在语境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刘禹锡——唐代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C.《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法国
6.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
(4)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3分)
【甲】叫醒其他两个海盗,三个人大叫一声往外跑。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已经脱光了衣服,在白色沙洲边清澈的浅水里追逐、嬉戏打闹了。他们毫不想念远处这片浩荡的河水那一边沉睡着的小镇。也许是一股游移不定的水流,也许是稍稍上涨了的河水把他们的筏子带走了;不过这只会叫他们高兴,因为筏子一漂走,正如他们和文明之间的桥梁给烧掉了一般,断了后路。
7.(1)【甲】即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
(2)这一段文字描述了主人公和小伙伴当了“海盗”以后的生活。请简要说明这段文字表现了他们哪些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6分)
校团委、学生会将要组织“爱科学月”的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要出一期壁报,请你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
8.下面是你班同学写的报道稿中的一段话,其中第④句和第⑦句有语病,请你用修改符号加以改正。(2分)
①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筹办的“爱科学月”活动启动仪式目前在学校礼堂举行。②学生会主席公布了这次科普活动的计划。③他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小制作等活动。④他要求各班开办阅读科普读物的读书报告会。⑤还要求各班出一期科技专刊。⑥启动仪式上学校领导及市科协的老师也讲了话。⑦“爱科学月”的各项活动将会丰富同学们,激发同学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复原号: ⑤调位号: ⑥留空号:
修改:(直接在下面句子上修改)
第④句:他要求各班开办阅读科普读物的读书报告会。
第⑦句:“爱科学月”的各项活动将会丰富同学们,激发同学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9.活动中将开展“如何培养创造力”的讨论,你们小组的同学从语文课本中整理出一些材料,请你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探究,根据材料信息,用一段话说说如何培养创造力。(4分)
【材料一】
伽利略看着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在空中来回摆动,在摆动着的油灯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立刻回去做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当灵感出现时,伽利略抓住了灵感。
伽利略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他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他不顾教授们的威胁,用实验证明了他观点的正确。
【材料二】
德国发明家约翰·古登贝克具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由于有了这种态度和意识,他会对自己的突发奇想进行大胆实验,于是奇迹出现了:他把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材料三】
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让民间传说中一年只能相会一次的牛郎织女,在天河中骑着牛儿自由往来。丰富的想像使诗人充满了艺术创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春》选段,完成第10—11题。(共5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阅读第①段,概括说明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具有哪些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选段中对春风的描写;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则是苏轼对春风的描写。请你说说这两句各自表现了春风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神奇的“物联网”》一文,完成第12—13题。(共4分)
神奇的“物联网”
①你听过物联网一词吗?物联网在国际上又被称为传感网,它的出现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②什么是物联网?形象地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
③“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日常生活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很多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比如,公安局把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在公共场所安装若干个传感器,只要嫌疑犯一经过、一比对,就可以被发现。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汽车会向操作失误的司机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④在我国,目前国家电网、机场保安等能源供应、公共安全领域已出现物联网身影。传感网工程中心近期与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签下三千万“防入侵微纳传感网”订单,届时,即使是一只老鼠也逃不出物联网的眼睛。
12.本文标题叫“神奇的‘物联网’”,根据第②段内容概括说明物联网有哪些神奇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第③④段内容看,物联网可以用于哪些领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瘦马铜声》一文,完成第14—17题。(共15分)
瘦马铜声
张守印
①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着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②虽然早有“探马”来报,这个从外校新调来的班主任,是专带差班的高手,很有能耐,但他是我们的对手吗?要知道,这个班一年中气走了三个班主任。
③第一节课,水波不兴,45分钟在马老师的微笑和同学们的游离目光中平静度过。马老师走出教室。走出教室的马老师身后被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他们在证实一则听到的消息:马老师的右腿有点跛。是的,上大学时马老师在一次篮球赛中,摔折了腿。医生的轻率治疗,使他的右腿短了那么一点点。走快的时候,便有了跌宕起伏的效果。此时的马老师并不知道他行走的姿势已经令他的学生产生了小小的兴奋。
④下午自习课。马老师走进教室时,便见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见他来,便轰地四下散开。黑板上画着一幅画:一匹嶙峋的瘦马直立着后腿,马脸上很滑稽地罩着副大大的眼镜。旁边有诗两句:“远看金鸡独立,近看瘦马悬蹄。”马老师看看画,又看看全班同学。此刻,全班每个人都努力呈现出“与己无关”的坦然神情,但又不时地瞟着老师的面部表情。马老师笑笑,在诗的后面挥毫续上:“行走风吹落叶,躺下长短不齐。”问:“此意如何?”全班同学一下子如绷断的弦、决堤的水,大笑不已。
⑤马老师不笑,作严肃状:“今后这位同学可任语文科代表,兼出黑板报。”全班复大笑,可笑着笑着,都不笑了。诗画作者吴晓阳慢慢站了起来,红着脸,嘴唇翕动着想说什么。马老师微笑着拍拍他,示意坐下。复转身,在黑板上重重写下四个字:尊师重教。
⑥于是,每日踏着晨光,路上、校园里,处处都能听到初二(2)班同学嘹亮的声音。马老师的自豪溢于言表:到处都是我们班的人。有的同学低头走路,马老师会很认真地走到他面前,喊一声:同学好!在你小吃一惊之后,你会看到一个高出你一个多头的瘦长个子和他从镜片后荡漾出的微笑。半月后,师生互致问候蔚然成风。
⑦马老师教数学。热门的主科教师大抵都做家教,可马老师不做家教。不做家教的马老师便成了“另类”。老婆劝他挣一份家教钱,补贴家用。马老师说,手心手背都是身上的肉,好生差生都是我的学生。于是,便自己给自己加课,弄得累累的。后来,拗不过几个差生家长的苦苦恳求,开了小灶,可又不收人家的钱。有人便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还晓得没钱先赊碗黄酒,他怎么这么迂?
⑧马霜天的班主任固若金汤,一连当了两年。这个班的成绩扶摇直上,从全年级最后一名,一口气超过5个班,直逼第一名。
⑨初三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会,马老师照例微笑着走进教室,吴晓阳早已又在黑板上画了匹瘦马,马脸上还是罩着副大大的眼镜,旁边写了四个字:“瘦马铜声[注]”。见老师进来,班长走上讲台,用红粉笔写下了一横。马老师惊诧,怎么不写了?只见全班45位同学按学号,一个接一个上来,每人也只写了一笔。黑板上出现了醒目而鲜红的六个大字: “老师,我们爱您!”
⑩掌声响起来,持久而热烈。马霜天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有晶亮的东西要涌出来。
(有删改)
[注释]“瘦马铜声”引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咏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铜声”意为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这一词语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诗人借马喻人:借天马来讴歌逆境中人的高尚品德与气节。
14.文章讲述了马霜天老师的故事,根据④—⑦段内容,梳理情节,补全下面的概括。(每空不超过12个字)(4分)
马霜天老师: 凭智慧化解尴尬,教育学生
从不做家教

15.马霜天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写出老师的两个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很生动,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3分)
此刻,全班每个人都努力呈现出“与己无关”的坦然神情,但又不时地瞟着老师的面部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段、第⑨段都出现了吴晓阳在黑板上画瘦马的情节。请说明(1)他第一次画瘦马时的心理活动。(2)他第二次画时,借用“瘦马铜声”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感情。(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第18—21题。(共10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于蛛网,蛛搏之,为蜂所螫①坠地。俄顷,蛛鼓腹欲烈,徐行入草。蛛啮②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③芋梗傅④之则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螫(shl):蛰(zhe)的意思。即有毒腺的虫子(蜂、蝎等)刺人或动物。 ②啮(nie):咬。 ③挼(ru6):揉搓。 ④傅(fu):涂。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庆州界生子方虫 (1)界:__________
(2)悉为两段 (2)悉:__________
(3)岁以大穰 (3)大穰:__________
(4)徐行人草 (4)徐: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旬日子方皆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傍不肯能够消灭子方虫,使秋田免受虫害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原文回答),可以看出害虫天敌不是第一次出现;【乙】文中聪明的蜘蛛用__________医好了__________。这两篇文章所写的神奇的自然现象,启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间天敌相克的特性,发挥中草药的功效,防治病虫害,治病救人,造福人类。(2分)

第Ⅱ卷(40分)

六、作文。(40分)
22.同学们告别了小学生活,进入了初中的学习阶段。新的生活会让你获得新的感悟,明白新的道理。请你结合自己升入初中以来的生活,以“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

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




































































































































































































































200字





































































































































































































































400字



作文评分标准

内 容

语 言
结 构
评 分 细 则



一类卷
36–40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语言通顺、
注意简洁得体
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在切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条件,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8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内容或语言有一项突出的,酌情加分。


二类卷
32–35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具体
语言通顺
结构较合理、层次较清楚、能注意详略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3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内容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三类卷
28–31分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
结构完整、
但不够合理、缺少详略安排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0分,各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较好的,酌情加分。


四类卷
24–27分

不够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
不成篇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26分,各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较好的,酌情加分。

五类卷
23分以下
不切题、无中心
语言极不通顺
不成段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评为五类卷。

 [说明]
漏写题目扣2分。
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3分。
全文一逗到底或没有标点符号的扣2分,文中因缺少标点符号而影响表达的,扣1分。
全文书写极其潦草难以辨认的扣2分;文中部分书写潦草或格式不正确的扣1分。
字数不足部分,每50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