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曹刿论战》教案16




《曹刿论战》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从创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到编著《孙膑兵法》的孙膑,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曹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从“不世出”的拿破仑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毛泽东……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刿,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智慧的风范,他无愧于“平民军事家”的称号。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3)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4)、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                     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5)、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5、整体感知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三:学生再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主要内容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二、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 
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老师共同评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问: 
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 
学生回答 
(1)    战争前做好准备 
(2)    战争中捉住时机 
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 
学生回答:三个(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师问:如果你是鲁国的子民,你会去打仗吗? 
学生回答:愿意 
师说:看来,鲁庄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针对学生的第(2)个答案,师说: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战国战场,看一看仗是怎么打的? 
师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4、分析曹刿的形象 
(紧承上面分析)师说:很好,说出了曹刿是一个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除了这些,你认为曹刿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爱国,有胆有识,非凡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圆其说。 
5、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学生甲回答: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学生乙回答:昏君,身为君王却不懂得打仗。 
学生丙回答:是个明君,虽不懂打仗,但他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忠于职守。 
教师小结: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时候先寄托在实行“小惠”上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他急切迎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说明他与昏君还是有区别。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等等。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第二段,详写战斗过程。 
教学反思: 
我开的公开课是本文的第二课时。 
在这一课时里,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问题本应学生自己提出来,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保守的自己提出来,所以,课还是略显传统。但在学生回答时,例如围绕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回答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