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及点评


《最后一课》实录及点评
     杨木根
说明:这是本人《最后一课》的教学实录,闽南师范大学实习教师潘丹惠整理并附注点评。原生态的课堂,加之原生态的记录,这不是我教学中最好的,但这是我教学的真实记录,在此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推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本单元的话题——祖国导入,
王开岭(《发现》栏目的开创者)的讲座,提到“祖国”和“国家”是不一样的。祖国——褒义、温暖的词汇/国家——中性的词汇,
推荐学生看王开岭的书。
二、检查预习
三、朗读课文,把关字词
师提示:坐好、吸一口气,开始读,读出你们的爱国激情
生朗读
师板书字词并注音
四、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探究前:
师简单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和小说的相关常识。
探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长组织组员提出自己对于课文的疑问,问题提出来,自己组内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留着。由组长写出本组一个最有价值的语文问题和备用问题。
生开始讨论……
五、布置作业
1、字词抄写3遍
2、科代表收集各个小组的问题清单
第二课时
一、问题展示,评析互动
1、文章是如何设置悬念,有何作用?
(这个问题抽象空洞,问问题的孩子本身就预设课文有悬念,那你首先自己找出课文哪里设置了悬念)
2、小弗郞士心里活动变化过程?
(这个问题,小组内部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3、文章结尾“然后他呆在那儿……”这里为什么要用“呆”而不要“站”或“立”等字?
师:这个问题问得有语文味,这孩子会读书。
师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声音传达课文的情感。
追问:为什么“呆”在那儿?
生:绝望/伤心/痛苦……
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肯定:我想,用“站”或“立”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如果用“站”,那读不出韩麦尔先生木然的表情,他是不是也可以站在那里笑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生笑。
师:“呆”字背后传达的韩麦尔先生的悲伤之至,痛苦之至(师生一起回答出来的)。
问题扩展:“放学了,你们走吧”文章为什么写到这里就没了,为什么这样设计结尾?
全篇有没有一个字提到爱国,没有,那你们读到“爱国”的情感了吗?
我们孩子写文章总喜欢留一个光明的尾巴。多么苍白无力!小说的高明之处结尾留白,既传达了思想感情,又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小结:这个问题很好,但还是注意问题的表述和加工。
4、(24)…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会“脸色惨白”?
师评:这个问题提的不太好。脸色为什么苍白,这恐怕要问医生。如果问题能够这么问——韩麦尔先生“脸色苍白”为什么小弗郎士还会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这才是语文问题。
追问:这句话前后表面是不构成因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表达?
生疑惑。
师启发:《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句子?在哪里?
生翻书。
师生: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师:花儿落了,“我”就突然不是小孩子什么意思?讲过了。
生:英子长大了。
师:那课文这边小弗郎士呢?说明此时的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洗礼。他忽然懂得(学生回答:瞬间长大),完全理解了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对老师也充满敬意(学生也回答出来了)。像这种貌似不能成因果的关系,情理之中,自成因果。这就是语文魅力之所在。
(启发:旧知联系新知达到启发学生的效果)
5、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们的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师评:这个问题很好,但这是课后习题,不算该组独立提出的问题。
提示:“人民”画下来,人民和人们不同。人民和祖国一样,是一个温暖的词汇。
如何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锁定关键词
(2)、结合上下文,替换关键词
(3)、调整语序
举例示范《默读父亲》
先简述《默读父亲》的主要内容。
“人活着的是争气,不喝牛奶的孩子一样长大”你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1)、锁定关键词——“牛奶”“长大”(学生答)
(2)、“牛奶”:好的家庭条件、富足的生活(学生答)
“长大”:成才、出息
(3)、调整语序
→没有富足的生活,一样出息
→一个人只要争气,不断进取,尽管没有富足的生活,也同样能够出人头地。
(启发:举例示范,例子典型。讲透一种题型,学生以后可举一反三)
师:接下来现炒现卖,课文中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自己先写→小组讨论、归纳补充→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
生1::亡了国的人民,只要保持一颗爱国心,这个民族最终能够得到解放。
师评:提到了爱国心,关键词“语言”没有出来。继续——
生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们的自己的语言,反抗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师评:很好,语言关键词出来了,还有没有?
生3:国土沦陷,成了奴隶的人们,只要记住自己的语言,就能团结起来奋起反抗,终有一天,能够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
师评:很好结合了前面两组的观点,越说越到位了。
强调:记住了,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密码。
联系历史:我们国家也有那么一段屈辱的近代史。日本也曾试图对我国人民进行文化洗脑,在台湾推行大和文化,禁止教汉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小孩会怎样?他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一招是最狠的、最阴损的。台独分子李登非……
(启发:这些课外延伸的内容,如果我是老师,会做当做背景介绍,放在第一课时来上。发现杨老师这样讲效果更好。背景介绍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上与不上,讲多讲少,看来,我还得稍加斟酌。对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单纯地丰富课堂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与价值观上的启发)
生4、生5、生6(接下来的这三组发言人回答的和生3差不多,有的还提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三课时
一、问题展示,评析互动(续)
师:还有没有哪一组再补充?
生7:忘了国被统治的人民,只要还记得自己的语言,就能保住自己的精神和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能够团结起来,打败他们,就能够夺回自己生存的土地,民族就得以解放。
师评:前面几组已经回答得差不多了,我觉得,最后这一组落脚点就更加到位了,最准确、最具体。(话音刚落,该组同学欣喜异常,做出要鼓掌的动作)。当然,离不开前面各组同学的贡献,这是我们同学自己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作为同学自己的标准答案,请同学们记到自己的本子上。
师念(并对个别词语的表述进行替换):忘了国被统治的人民,只要还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本民族的母语),就能保住自己的精神和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能够团结起来,打败他们(侵略者),就能够夺回自己生存的土地,民族就得以解放。
(“这是这篇课文最关键、最核心的点,抓住这点,加以突破,其他就没什么了。”这是杨老师课后与我说的话。老师的课,重点突出,想必就教学内容抓得很准的缘故。说真的,听这个环节的时候,师生的这种互动交流让我惊呆了,原来可还可以上成这样。后面回答学生善于吸收归纳前面各组回答的精华,小组回答问题越来越完善,这个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一样漂亮)
6、是什么让韩麦尔先生有勇气讲完最后一课的?
师评:这个问题更像政治道德问题,不构成语文问题。
为什么“我”突然间能够上懂这堂法语课?
师评:这也不是语文问题。这与学习的态度、动力、心理作用都有关。就像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
7、(2)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为什么小说开头天气写的是“晴朗”而不是“阴暗”?
师追问:你们认为是为什么?
生窃窃私语。
师:首先我们要明白小说是小说家都德以小弗郎士“我”的口吻进行叙述的。同学们要记住,小说中的“我”并不是指作者自己,而是小说的叙述人。那么,作为叙述人“我”——小弗郎士是一个小孩子。天气是小弗郎士看到的、感受到的天气。这又是小说的开头。小弗郎士还不懂普鲁士那些事情,对不对?,都德不可能一开头就写“早上,我一起来,天很阴沉”吧!(生笑)所以,天气的设置,我觉得,两个作用:一是符合真实,二是表现小弗郎士的心情。
(启发:我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觉得问题问得有点低级。根本没有想到可以将问题引导“叙述角度”上来。)
 
8、小说中小弗郎士“我”有什么作用?
师评:这个问题太大,不要这样问。
问题扩展一:
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小弗郎士原是一个吊儿郎当、学习不认真的孩子,经过一上午的洗礼,变得好学懂事,小说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来反应爱国的主题。这叫以小见大。说明作者的匠心独具。这对同学们写作文有没有?
小说的叙述者小弗郎士“我”理解了韩麦尔先生,文章是怎样体现的?带学生回到课文:
P51(11)……
P52(12)……(13)……(14)……
(15)可怜的人!
P54(20)……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
P55(22)……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了……
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问题可以问:
为什么用一连串的感叹号?(符号也是探究语文问题的出发点)
为什么“可怜的人!”的人独立成段?
(心灵刚被触动,情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老师不能再教我们的留恋)
三处“可怜的人”背后有什么含义?
(第二处:对法语的尊敬、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第三处:加深了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饱含了对法语的热爱、对老师的敬意、对国土沦陷的悲痛之情)
(这三处感叹,事实上已经为“我”后面感到先生“高大”做了层层铺垫)
问题扩展二
小弗郎士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主人公。问题要是能这样问“小弗朗士是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更好。
(惭愧的说,这里面老师提到的细微处的问题,我也没有想到。讲解的过程,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受到启发,每个小问题基本上有人回答出来。)
9“钟声”“号声”交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师:就指最后一课的结束。
二、总评问题,引导启发
总的来说,都有不足和粗糙只处,优劣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同学们“于无处找出疑问”(会提问)“把问题拿出来解决”(会读书)。那笔记一下这两节课的启示——如何探究语文问题:
1、从标点符号入手
2、语序的排列
3、精彩片段的描写
4、关键词语、句子
……
(以《散步》为例,做了具体的解析)
总之,要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这样说,干巴巴的,要具体落实到课文中去,细读课文一定会有很多精彩。
 
三、周末作业
1、课课练《最后一课》
2、两篇读书笔记
问题补充:(2班)
第一组的问题:对院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师:请该组的同学回答文中对院子的描写在哪里。
生1:P55第一行。“窗外是他的院子……一直爬到屋顶了”。
师:还有有没有?其他组补充。
生2:P50,课文第六段“……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院子里”
全班笑:描写!这不是描写。
师:这里也提到了小院子,你找得很仔细。请坐。我们回到55页来。
析读第22段
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四十年、一直”:时间之久,人的一生有几个四十年。石头捂久了,都会有灵性有感情。更何况是自家的院子、自己的学生。
“这里”:居住的地方、工作处所。“这里”的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融入了韩麦尔先生深厚的情感。要不然干幺要写紫藤还是他“亲手”摘的。
“分手”:是自愿的吗?韩麦尔先生是被迫离开的。
小结:以小弗郎士的视角描述院子教室,说明“我”读出了先生的不舍与无奈,对老师充满同情和理解。
第二组问题: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可怜的人”——本课的难点。这个问题,1班的孩子没有提到,老师通过对现成的问题加工,在进行难点突破,2班的孩子直接提到。
启发:不管有何差异,该讲的东西,还是的讲。抓住“教什么”,很重要!)
(学生提的问题才是学生实际的问题。听听学生怎么说,缓缓教师自己的思路)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