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谈语言》教学实录

谈语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识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良苦用心。 2、 理解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本文论点提出的位置。 3、 把握本文的在论据选择上的特点,以举例论证为主。 学生分析 本文涉及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因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契机,可以很好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语言通俗易懂,例子生动有趣,可从事例中去体会议论文的论据特点。 教学理念 要注意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口头表达结合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让几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记录,然后来体会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别,从而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思路和辅助手段   可以按照“生活事例---课文举例---实际运用”的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去感受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别,从而把握好自己的口语关。   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利用一些有错误的标语进行教学。 教学实施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2课时) 导入建议 1、 方法一:由作者介绍导入。王力(1900-1986)字了一,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1924年到上海,先后入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王力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他的主要著作有《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中国语文概论》(又名《语文讲话》)《古代汉语常识》《音韵学初步》《古代汉语》《中国语法纲要》《同源字典》《汉语史稿》《龙虫并雕斋琐语》等40余部。  2、 方法二:谈话式导入。提起王力先生,人们往往顿生敬意。是的,所有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热爱汉语言的读书人,谁没有受惠于他呢?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教学生涯中,王力先生不仅为许许多多的人提供了语言学领域的启蒙教材,也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专家,同时,近千万字的著作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中国语言学界的建筑师”。 互动流程 一、 导入新课(“参看导入建议一”) 二、 检查预习 说明:主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可以采用请某一学生朗读的形式来检查预习的 情况,或者采用作业的形式来检查。 三、 内容研读 1、 整体把握课文 教师:通过预习,我们对文章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何处提出,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同组交流) 教师;谁来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何处提出,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中间提出,即在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教师:为了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呢? :学生:为了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文中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 教师: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讲了几部分的内容。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同组交流) 学生: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 教师:每一部分分别讲了那些内容? 学生: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了我们要掌握 好语言这个人类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写作的工具的重要性。 学生: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论证了本文 的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学生: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来不断的规范我们的语言。 教师: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又可以分为几层。怎样划分,说说层意。 学生: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2--5自然段)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第二层(6--9自然段)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    第三层(10-11自然段)口语上升为书面语时要规范化、大众化。 2、 重点语段赏析 教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首先给我们讲了语言的性质,语言的性质是什么呢? 学生:语言的性质是工具性。 教师: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学生:体现在“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语言在人类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语言是人们生活中这么重要的工具,那么对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了,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掌握好这一工具,文中是怎样来阐明这一重要性的呢? 学生:作者讲到如果你爱好写作,又想在写作上有所建树,那就必须掌握好这一工具。 教师:文中那一个词强调了这一重要性? 学生:“不能不”这个词强调了这一重要性。 教师:“不能不”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它用了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主要是强调语言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教师:既然语言这个工具这样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它,爱护它。作者在讲爱护这个工具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教师:再文中找出这个句子。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他接连运用了三个比喻来强调语言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教师:从论证方法上讲,这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师: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给我们讲了要掌握好语言这个人类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写作的工具的重要性。既然语言那么的重要,是不是人们都引起了重视,已经使用得很好了呢? 学生:人们不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还有随便滥用的情况。 教师:何以见得? 学生:文中例举了大量 的例子来说明。就拿第二自然段来说吧,作者讲到,许多人写文章,总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结果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教师:这“许多人”是指那些人? 学生:是指“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 教师:两个“从……到……”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 滥用语言的人数多,范围广,从而对人们的影响大。 教师:在讲他们对语言的修饰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他们弄巧成拙的结局,突出他们适得其反的结果。 教师:造成他们“总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的根源是什么呢? 学生:是他们的的文章脱离了口语, 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因此虽然装饰得很“华丽” 表达得很“文雅” 写得很“美妙”,但是却使语句不准确、鲜明、生动。 教师:着三句话能否交换秩序?为什么? 学生:因为这三句话一方面是按照有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的即由语言到语句到问文章的 顺序,二是分别和下文的三个例子一一照应,所以不能交换顺序。 教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第一个分论点。我请一个同学来概括这一个分论点。 学生:就是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教师: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举了几个里例子来说明,在文章中找出来。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同组交流) 教师:那一组来交流一下。 学生:作者举了两个里例子来说明。第一个例子是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教师:这个报道具体的不恰当体现在那里。 学生:体现在这个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作者说这个句子很费解又不准确。 教师:这个句子确实很费解又不准确,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冒着刺骨的寒风”是可以这样讲的,“迈着冻僵的双脚”是令人费解的,既然脚都冻僵了,还怎么迈?“迈”是雄赳赳、大踏步的前进,这很明显与实际不符合,并且“沸腾的大海”这个说法明显不对,他本意是想夸张地表现大海的波涛汹涌,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教师:这个例子是从语言(词语)的运用来讲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 学生:他们是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所以才这样“故做姿态”。 教师: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师:第二个例子又 是什么呢? 学生:第二个例子是乱引用“七月流火”这句诗。 教师:在文中勾画出这个句子,全班一起读一下。 学生:“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 教师:这个句子中引用的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是他想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 教师:这样“文雅”一点了吗? 学生:不但没有,而且还会被人大小一番。因为“七月流火”是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此句出自《诗经》,它并不指天气炎热。作者用来指天气炎热就不对了。这是没有弄清楚词语的含义,想附庸风雅却反而弄巧成拙,被人贻笑大方。 教师:这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师:为了论证想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结果呢?却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时举了谁的例子? 学生:举了朱自清的例子来证明。朱自清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也不容易,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更受读者欢迎。 教师:同一个人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学生:因为他晚年的作品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样更接近口语,尽量少的去美化修饰。 教师:本段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找出这一句并说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生: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用设问构成前后的对比,突出他晚年作品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教师: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朱自清早年的作品和他晚年的作品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朴素、自然、平易近人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 (板书  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教师:既然文章不能脱离了口语,不能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那么是不是口语和书面语就没有区别了呢? 学生: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区别的,而且口语在一定的情况下经过加工可以上升为书面语。 教师:那么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而口语是没有组织的语言。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到那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因为这些口语没有经过语言的组织。 教师:作者为了强调这个区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明白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区别的。 教师:为了印证这一区别,作者还特别举了一个人在小组会上的发言例子来说明。这个发言听起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一记录下来却是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作者举这个例子有何作用? 学生: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从而提出了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的道理。 教师:在发言中的用语要规范,在报刊上的用语就更应该规范,并且要经过认真推敲、反复斟酌,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效仿,为避免以讹传讹,因此就更应该强调准确性和规范化。 教师:如果报刊上的语言使用不准确和规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那就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会误人子弟。 教师:为了说明语言使用不准确和规范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作者举了又两个事例,他们具体是什么? 学生:第一个例举的是自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明“最好水平”这种用法在报刊上使用是不对的,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还在使用。 教师:为什么说“最好水平”这种用法不对呢? 学生:因为人们没有弄清楚它的真实的含义,由于“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 教师: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自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例子来说明呢? 学生:因为〈〈人民日报〉〉影响大,覆盖面广,因而更具说服力。作者在〈〈人民日报〉〉阐明语言使用要准确和规范,主要是希望全社会对语言的使用都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师:第二个例子又是什么呢? 学生:第二个例子是有的报刊乱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语。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不以为然”和“满不在乎”这两个词语的区别。 教师:“不以为然”和“满不在乎”这两个词语的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第二“满不在乎”是口语,而“不以为然”是书面语。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口语。 (板书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教师:口语可不可以上升为书面语,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有要注意写什么呢? 学生:口语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上升为书面语,但是在上升为书面语时要注意几点,不能忘记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教师:那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根本是什么呢? 学生:口语上升为书面语的根本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的时候,要作到既规范化,又大众化,要能被读者领会、理解。 教师:那“约定俗成”算不算规范化呢? 学生;“约定俗成”不能算规范化。因为所谓的“约定俗成”的词句,根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不规范,他应该是被规范的对象,反而被少数人用来做语病的挡箭牌,这种“约定俗成”应该尽快规范。 教师:你能不能举出这样的“约定俗成”的例子? 学生:比如“打扫清洁”、“恢复疲劳”等等都是,这些词从意义上来讲是解释不清楚的,很多人在使用,他们明知是错误的,但是却用“约定俗成”来做挡箭牌。 (板书  口语上升为书面语时要规范化、大众化) 教师: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语言也应该在不断的规范之中。 教学小结 本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结。一是本文语言的通俗易懂,让学生明白怎样用浅显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从论证方法上小结,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三是学习作者那种对知识的认真的求真的精神。 教学方案设计之二(2课时) 说明:“方案设计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搜集大量存在于报刊、杂志、影视、宣传广告等中的滥用词句的事例。然后分组发言讨论纠正。最后由得出的结论来指导文章的学习。 参考学案 学习方法建议 1、 建议把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弄清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者的关系上,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其论点的。 2、 从理清文章的结构入手来把握文章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建议 1、 建议课前通过搜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让学生更能准确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 2、 可以通过阅读杂志〈〈咬文嚼字〉〉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教学测评 一、 基础知识测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费解(   )   圩(   )堤(   )     推敲(   )     斟酌(   )(   ) 弄巧成拙(   )适(   )得其反       以讹(   )传讹   不假(   )思考 2、字词填空 (   )解   (   )堤       推(   ) (   )酌   弄巧成(   )  (   )(   )其反    以(   )传(   )      (   )(   )是道 不(   )思考     约定(   )成 3解释下列词语 费解 圩堤 推敲  斟酌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以讹传讹 头头是道 不假思考 约定俗成 二、 阅读理解测评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说“话”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说话粗野、冷漠、骄横,会给人留下低级下流、缺乏教养的印象;说话文雅、和气、谦逊,让人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这里仅举几位伟大人物的礼貌佳话为例: 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 ③1955年,毛泽东回韶山时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向他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④有一次,周恩来下了飞机后与机组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邝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邝祖炳身后等着,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邝祖炳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你在等我。”周恩来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⑤语言的美,不在于辞藻华丽,也不在于抒情描写,而主要在于适合语言环境。〔a〕与同志见面时,问声:“你好!”一句亲切的问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体现了谦恭和关心人、尊重人的美德。(b)与别人打交道时,常说一声:“请!”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c〕不慎做错了事,先说声:“对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d〕别人道歉时,说句:“没什么!”表示胸襟开阔,还可以把窘境中的同志解脱。〔e〕请别人帮助时,说一声:“劳驾。”这不是普通的恭维,而是表达了尊敬别人的意思。〔f〕别人致谢时,说声: “别客气!”表现出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你诚恳谦虚的美好心灵。〔g〕同志间分手时,说声:“再见!”这表明交往并没有在分别时结束,友谊在告别声里继续发展。 ⑥总之,要做到语言美,要在说话时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学不像样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骄横(        )        谦逊(        ) 2.文章从说“话”的角度阐明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和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3.如果将文章的标题换一种说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句和〔  〕句之间。 同志帮了个忙,说声:“谢谢!”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炽热;它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同志间的友谊。 5.文章主要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另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论证。 6.细读文章,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合寻常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常用礼貌用语在交际、沟通中的作用,读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测评 1、feì  wéi  dī   qiāo  zhēn   zhu?   zhu?  sh?   é   jiá 2、费  圩  敲  斟  拙  适得   讹  讹  头    头    假   俗 3、 见教材注释 阅读理解测评 1、骄横(héng)、谦逊(xùn)。    2、言为心声,文明语言。    3、谈谈“说话”(或:论“说话 ”)。    4、(e)(f)。    5、道理、对比、比喻。    6、这句话强调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得体地使用礼貌语言。这样才能显示出说话人文雅、和气、谦逊的气质,让人看到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灵。    7、能认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言之成理,表述流畅明确即可。 教学反思 1、 学生能否掌握好一般的论证方法的辨别。 2、 学生能否弄懂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 3、 学生在作文中能否减少滥用词句的现象。 苦与乐 ①读书中的“乐”确实不多,“苦”却常常存在。但是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尝到的甜也就越多。学习中的苦与乐,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世上之所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伟人,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正确地对待苦。在苦中前进,在苦中寻乐。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的发明(乐)不知其数,而他在发明以前的学习过程中经受的失败(苦)更是不知其数。他曾为一件发明做过8000次失败的实验,每次失败都对他的努力作了否定,给他带来了痛苦。而他并不因痛苦而停止努力,反而说,这8000次的失败虽然使我痛苦,但我也从中感到了乐;因为它们至少使我知道这8000种实验方法是行不通的。他不因失败的痛苦而感到失望,反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得出经验,顽强不屈地继续走这一条既有苦,又是通向乐的曲折道路。 ②苦虽是对乐的否定,但也能引导人们逐步走向乐,这就是“苦中有乐”。 ③但是,乐不是苦的积累,而是对苦的总结。不懂得这一点就会导致“苦得望越多就越乐”的谬论。苦虽然显示了学习中的错误,但要想得到乐,还要从苦中摸索,找出导致苦的原因。众所周知的平行公理在它真正诞生以前,也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在它刚刚问世时,人们对它大加怀疑。许多科学家、学者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平行公理的证明,但得到的只是失败。过了几个世纪,有个科学家经过七年的论证,得出了平行公理不可论证的结论,从而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新学科——非欧几何学,这个科学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敬,得到了乐。那么,除了这个科学家以外,其他学者为什么尽是苦(失败)呢?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苦)中得到正确的教训,而这个科学家之所以得到成功(乐),就是因为他善于在失败中科学地总结,终于找了通向成功之路。所以,乐并不是苦的海的简单的积累,只有在苦中认真总结,才能最终尝到成功的甜头,享受到乐。 1.第①段中说“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尝到的甜也就越多”,这同第③段中把“苦得越多就越乐”看作谬论的说法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前面用爱迪生的事例,后面用创造非欧几何学的科学家的事例,都是科学研究,这两个事例能否对调一下位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矛盾。第①段这句话是指苦与乐依据一定的条件是可以转化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正确地对待苦,善于总结苦。而“苦得越多就越乐”的观点则是错误地认为乐是苦的自然积累的结果,把苦绝对化地等同于乐了。    2、不能对调。因为用爱迪生的例子强调的:如果善于在吃苦中总结,吸取教训,苦就会转化为乐;用创造非欧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