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样本学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保密 ★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2年1月10日9:00—11:00】
初中2012级第五学期样本学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四页。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和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子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尖:歼灭 阡陌 说媒拉纤 B.赴:仆人 扑火 前仆后继
C.妾:惬意 提挈 锲而不舍 D.焉:淹没 掩护 奄奄一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驽钝 澜珊 闭门羹 兵慌马乱 B.馨香 皲裂 文绉绉 不可思意
C.悖谬 陷媚 名信片 龙盘虎据 D.涸辙 决窍 雄赳赳 未雨绸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廖承志劝告蒋经国先生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不怀好意的人图谋台湾。
B听到专家说自己收藏的这幅画是赝品,根本一文不名时,他失望极了。
C看完女排世锦赛,观众们兴奋地说说笑笑,前呼后拥地走出了赛场。
D暑假,来到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他骑上马儿纵横决荡,忘情的歌唱。
4.下面各项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宽阔的二环路的顺利通车,使绵阳拥堵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缺主语。修改:去掉“使”。)
B.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否定不当。修改:去掉“切忌”。)
C.“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研究和了解。
(语序不当。修改:“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D.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
(搭配不当。修改:“素质”改为“水平”。)
5.下列有关课文和明珠的理解以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的焚烧洗劫,这样以“美”衬“丑”,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极。
B.老舍在话剧《茶馆》中,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李石清等人物形象,反应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揭示出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C韩愈在《马说》这篇杂文中,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以马喻人,托物寓意,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表达了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D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描写了北京一座四合院里,演绎的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纠缠交错的爱情悲剧。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治将恐深 深:加重 B.桓侯不应 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 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 索:捆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治将益深 B.桓侯故使人问之
香远益清 去使契丹
C.司命之所属 D. 臣是以无请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战则请从
8.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第Ⅱ卷(共84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请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不得在密封线以外的任何地方写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或作记号。

三、(18分)
9.请将第二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0.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三·1班为弘扬祖国文化,特举行以“文化与发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9分)
【文化探源】(1)有同学认为:《共工触怒不周山》和《愚公移山》都带有迷信色彩,你认为呢?(3分)
【文化追星】(2)请指出下列文坛巨星的名字以及语段涉及的作品的名称。(3分)
①他是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塑造的主人公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②他是丹麦伟大的作家和诗人,他塑造的艾丽莎,为了救助亲爱的哥哥们,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③他是中国文坛的呐喊者。他在“王祥卧冰”“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中,深刻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①“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②“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③“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文化助正】(3)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流传至今的东西均有约定俗成的内涵,使用时必须遵守。请从汉字的语音、语意上,对下面贴中的内容加以解读。(3分)
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把“捍”错写成了“撼”。有网友跟帖:“故宫捍,专家憾,网民汗。”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3分)
四、(8分)
1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茅盾《白杨礼赞》)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6)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故乡的句子是:
, 。
(7)王维《使之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得名句是: , 。
(8)请写出连续两局以神话入诗的句子: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9题。
(一)(1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3.请分别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为什么?(3分)
原来他便用这手(爬)来的。
15.请从描写方法上赏析乙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16.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的异同。(3分)
(二)(8分)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书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节选自《语文读本》九年级·上)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3分)
19.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获取那些读书的好方法?(3分)
六、(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十四五岁的花季里,我们大步向前。一路播撒着希望,一路编织着梦想… …生命的旅途上飘溢。着二月的芬芳。
请以“走在 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3不少于600字。
4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用ⅩⅩ代替。

初中2012级第五学期样本学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C(A.歼灭—jiān 阡陌—qiān 说媒拉纤—qiàn;B.仆人—pú 扑火—pǔ 前仆后继—pū;D.淹没—yān 掩护—yǎn 奄奄一息—yān)
2.C(A.澜—阑 慌—荒;B.意—议;C.陷—谄 名—明 据—踞;D.决—诀 谋—缪)
3.A(B.一个钱也没有。可用“一文不值”;C.形容跟随者众多。可用“高高兴兴”;D.形容作战英勇,所向无敌。或文学创作能尽情发挥、无拘无束或思想感情奔放自如。可用“从横驰骋”。)
4.D(搭配不当。改“促进”为“提高”。)
5.B(李石清是《日出》中的人物)
二、(每小题2分,共6分)
6.B.(索:寻找)
7.A(A.都是“更加”;B.命令、派遣/出使;C.管、掌管/现写作“嘱”,嘱托;D.询问、过问/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8.B(第一次是委婉规劝;“不治将恐深”)
第Ⅱ卷(共84分)
三、(18分)
9.(4分)(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或: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功劳。)
(2)待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画线处为得分点)
10.(9分)(1)不是迷信。(1分)因为它们没有宣传消极落后思想,(1分)而是都寄托着原始人类改造自然,不向命运低头的理想。(1)(画线处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2)①高尔基,《童年》②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或《野天鹅》③鲁迅《朝花夕拾》或《二十四孝图》(每空0.5分)
(3)①捍:捍卫;撼:撼动、摇动;错写后意思截然不同。(1分)②憾:遗憾、不满意;汗:汗颜、惭愧。网民巧用同音字,(1分)③对故宫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工作者的责任心差进行了嘲讽。(1分)(画线处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11.(5分)(1)关切与憧憬美好事物,无忧无虑的情怀。(2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教材p219“思考与练习”一的变式)
(2)“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花,(1分)“肥”“瘦”:用拟人描绘雨后海棠的花叶形态。(1分)有创意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12.(8分)(1)微微泛出淡青色;(2)野渡无人舟自横;(3)似曾相识燕归来;(4)春蚕到死丝方尽;(5)士不可以不弘毅;(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示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每小题1分,写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五、(18分)
(一)(10分)
13.(2分)(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或:中举发疯)。(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14.(3分)不能。“爬”: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1分)用“走”不用“爬”,说明孔乙己腿脚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惨重,(1分)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以及孔乙己命运的悲惨。(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15.(2分)(1分)采用语言描写,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刻画出范进得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发疯似的丑态。(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16.(3分)主题相同——都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人的批判。(1分)人物形象相同——都是旧时代的痴心功名的读书人。(1分)异:孔——读书未成的落魄者;范——读书有成的侥幸者。(1)(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教材p35“思考与练习”一、三的变式)
(二)(8分)
17.(2分)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也是好的。)
18.(3分)举例论证。(1分)文章举了陶渊明、诸葛亮、陆象山等古代名人不求甚解读书的例子,(1分)说明读书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或“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或“不死抠字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局部而放弃整体”)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19.(2分)①读书要会意;②养成“好读书”的习惯;③要虚心;④要活读;⑤要反复阅读。(每点1分,答到任意3点即可)
六、(40分)
作文评分
等级
分数
内容及语言要求

一等
37分—40分,基准分37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完整;语言通顺,简洁得体。

二等
34分—36分,基准分34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
31分—33分,基准分31分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完整;语言答题通顺。

四等
30分以下
不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