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孔乙己》学案(3课时)

《孔乙己》学案
初三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的河南社会,并同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孔乙己的艺术形象计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社会的病态有了一个更深入的洞察和认识,使学生懂得如何去观察社会、如何去同情和帮助劳苦大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质疑探究法
相关链接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1917年在十月革命启示下,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继《狂人日记》之后,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走进作者
中文名:
周树人

别名:
原名树人,又名樟寿,后改豫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
领导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 :
新文化运动




走进文本
读一读
学生已预习课文,指名学生默写生字、生词。
字词集锦:茴香豆 孱水 笔砚 拭去 蘸酒 阔绰 蒲包 舀水
颓唐 附和 不屑置辩 荤菜 涨红 绽出 间或 大抵 坦荡如砥 踱步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荐头:
君子固穷:
营生:
间或: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是 字豫才,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本文节选自 ,文中的主人公是 。
理一理 (一)1、快速阅读,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段落层次,并补全内容。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孔乙己活动的 ——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第4—13节)写孔乙己的 和 ,揭示其社会根源。 第二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侧重于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 第二层(10—11节)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侧重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摧残。 第三层(12—13节)交待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2、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
(2)孔乙己的地位: 。
(3)孔乙己的结局: 。
3、学生理清情节和内容后,请概括出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段。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中的矛盾表现。
A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B孔乙己穷的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C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 的人。
D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E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F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 的人。
G孔乙己是个被人讥讽但又 的人。
H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5、根据上文填写的内容,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6、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试着在文中标划下来。并举例说明。





7、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8、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教师小结:孔乙己地位的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致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布置作业
写人物片段练习,请观察你周围的一名同学,最好选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描写他(她)的外貌、语言、神态。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形象。
第二学时
品一品
(二)社会环境 思考下列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 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思考)

3、“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


4、开头两段从容地勾画了清代末年江南小镇以酒店为中心的社会风俗画,然后再写孔乙己出场的热闹场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朗读第2、3节。思考: 1、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掌柜对长衫客:
对短衣帮: 对小伙计:
说明掌柜: 2、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3、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三)分析孔乙己的典型性格。
合作探究: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这说明了孔乙己的什么特点? 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 ,应属“短衣帮”;而“穿长衫”,总想 ,却穷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与长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 毒害。短短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 、 和性格特点。 2、小说怎样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的肖像,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孔乙己外貌分析: “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 ----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风烛残年 穿长衫  站着喝酒---- 长衫又脏又破-----  满口之乎者也-----   (好逸恶劳,潦倒不堪,自视清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渗透骨髓。) 3、孔乙己说话为什么“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的绰号的由来说明了什么?



4、当人们见他脸上的伤痕故意高声嚷,取笑他偷东西时,他怎样对待?为什么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显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旁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




5、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点?




6、思考:第九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8、“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9、第11段开头的 描写有何用意?



10、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和第一次出场有什么不同?请从肖像、声音、神态、动作几方面加以比较。看课文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与文中最后一次出场在肖像、动作、语言方面有什么变化?




11、写“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用了四个“到”,说明什么?

1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精彩段落展示:
“中秋过后,秋天······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思考:
1、本段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2、孔乙己是在什么状况下来喝酒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3、看到孔乙己的颓唐样,掌柜却“仍然同平常是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这说明什么?



4、从全文来看,有哪些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一样的?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5、以前,别人一说孔乙己偷东西,他就极力争辩,现在掌柜又说他偷东西,他却只“低声说”,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是他的性格改变了吗?


拓一拓 1、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中的“笑”?为什么那些人对不幸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