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但愿人长久》教案3


2.但愿人长久
第 1 课时

主备人
陈石奇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指导等。)
1.教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及挂图、小黑板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导入:……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历史上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但愿人长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著名的中秋词的写作经过。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预习任务:见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预习反馈:
1.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自己认为需要强化字音的有 ,需要强化字形的有 。
2. 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
3. 同桌互读课文,把自己经过努力读得很棒的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 四人小组合作,概括课文内容,并推荐代表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设立任务:
1、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放声朗读全文,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a.文中苏轼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找出能体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
b.通过朗读相关句子,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并请同桌作当评价。
【学习建议:细读全文,找出能反映苏轼心情变化的词语,画下来,再读读相关的句子,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
4.自由读第1自然段,苏轼的这种情感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具体见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四、回扣目标、总结提升:
读准、读顺、读通课文,理清大致脉络,理解大致文意,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认真朗读课文。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思考: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经历了“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变化?读课文时遇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最好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再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将你的感悟简单地写在旁边。
反馈后亮标

教后记:


课 题
2.但愿人长久
第 2 课时

主备人
陈石奇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指导等。)
1、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重点词句体验苏轼情感的变化及其原因。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引导学生会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预习任务:见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预习反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苏轼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苏轼因为什么而心绪不宁?苏轼又埋怨什么?最后又为什么感到宽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设立任务:
1、先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家是怎么度过的?文中又是怎么描写人们欢度中秋节的?而苏轼又因什么而心绪不宁?
2、伴随音乐、画面,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读出人们欢度节日的喜庆和苏轼的心绪不宁。
3、思考:中秋之夜,苏轼为什么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4、看图,皓月当空,想想此时的苏轼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注意突出重点词语。
(二)感悟“埋怨”
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苏轼在埋怨谁?埋怨它什么?通过哪些词语你感受到了苏轼的埋怨之情?
2、你是怎么理解苏轼对月亮的埋怨的?(三)感悟“宽慰”
1、自由读5、6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苏轼的心里会宽慰了许多呢?
2、结合第5自然段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用文中的语言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3、各小组展示质疑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具体见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四、回扣目标、总结提升:
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了诚挚祝愿的情怀。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理解并背诵《水调歌头》
2、读背苏轼的其他诗词。
3、小练笔: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思念亲人时的感受。
反馈后亮标

教后记: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