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练习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ì( )益 xuàn( )丽 gōng( )喜 闪shuò(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头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尤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②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列的眩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③另一些岛上忽然飞起一群五采缤纷的长翼的鸟儿。
错别字






改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①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
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 )
④盈盈一水间, 。(《 》古诗十九首)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假如你想自荐当一名“奥运志愿者”,你需要作一次百字发言,即当众发表自荐演说。相信你的发言一定能打动人。请把你的发言写在下面,与大家共享。字数不少于80,不超过120。
[答]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三峡》,完成5一9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②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解释加点的词。
溯( ) 漱( ) 引( )
6. 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则素湍绿潭 又留蚊于素帐中
B、或王命急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沿溯阻绝 绝山献多生怪柏
D、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7.文中①②处的“其”各指代什么?
答:文中①指代 文中②指代
8.翻译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答]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
9.引用渔者之歌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3题。
(一)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10.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_____的水,乙文写的是_____的水。
11.甲乙两文同出自一位作家老舍之手,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
乙文中的“ ”
请以上面两句为例,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答]

②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斜塔上的实验》选段,完成14-17题。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1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这一“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答]

15.想象一下,当时大家“窃窃私语”的内容是什么?假设伽利略实验失败,大家又会有什么表现?
[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一片树叶
①无论如何,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②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③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的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④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⑤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⑥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⑦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⑧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⑨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16.根据选文内容,请你说说“邂逅美景”之所以动人的原因。
[答]
17.选文第②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答]
18.根据“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这一意境,选出一句最接近这一意境的古诗句。( )
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勃)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C.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江楼留别》吕城贡使)
D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王维)
1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
A.选文主要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B.选文通过一片树叶的生死存亡,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发人深思。
C.选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富有哲理。
D.最后一段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你”,营造了一种跟读者进行交流的氛围。

20.作者从一片树叶中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答]


第三部分 作文
21.作文
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发生着变化:2007年秋天,你由小学生变为中学生了;2008年我们苏州开始造轻轨了,我们未来的交通将变得越来越通畅;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园区、新区变得越来越美了。请你思考、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变化,以《生活,因变化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裨 绚 恭 烁
2.
错别字
头
尤
眩
列
采

改正
投
犹
炫
烈
彩

3. ①千里共婵娟。苏轼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④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⑤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自荐时能说出自己的特长,语句通顺,语言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5.溯:逆流而上 漱:冲荡 引:延长
6.A
7.文中①指代 白帝城和江陵 文中②指代 怪柏
8. ①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印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9.用当地流行的渔歌作结,映证了三峡秋季“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的特点;“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也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10.冬天;秋天
11拟人句:①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②它们知道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第一句“绿的精神”和水“不忍得冻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藻的绿和济南冬水温暖的特点。第二句用“绿的心事”、“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把水藻鲜绿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两句话运用拟人手法,都将作者赏景、写景时美好的感受写了出来。(每空1分)
12.①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②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
13.不好,原句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更强调济南的水好。
14.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
是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15.略。言之成理即可。
16.人在不断变化,自然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他们的相遇是偶然又美丽的。
17.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平衡。
18.B.
19.A
20.①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②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21.作文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