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下《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教学设计8

《诗两首》教学设计
设计者:朱则光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诗歌形象的丰富内涵。 
2.沉潜涵泳,品味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3.体味恋土深情,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味诗人的情感。
2.领悟诗歌形象的丰富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诗坛泰斗”艾青(屏显以土地为背景的诗人图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诗——《我爱这土地》,虽仅仅10行,共110字,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捧读它时,内心依然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为什么呢?(板书标题、作者)
(设计意图:以情字切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避免了拖泥带水、波澜不惊,追求的是一种简明犀利而又能迅速激起阅读期待的艺术效果。)
二、吟诵
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吟诵这首诗,三分钟后任选择下面一个话题说话。(屏显话题,学生自由吟诵)
话题一:哪些诗句让你迷惑不解?
话题二:哪些诗句让你怦然心动?
2.指名吟诵。
3.师生共评。(学生先谈,而后教师指导)21世纪教育网
这是一首自由体新诗。新诗,即“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诗,它和旧体诗不同,字数、停顿、押韵等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朗读新诗,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请同学们参考屏幕上的停顿和重音标示再朗读两遍这首诗。(屏显)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4.再指名吟诵。
三、对话
怎样理解“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怎样理解“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怎样理解“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怎样理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1.讨论学习话题一:哪些诗句让你迷惑不解?
  (对话中教师的作为)
(1)要真正理解诗歌,就要了解产生诗歌的特定生活情境。
资料显示: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掠夺,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诗人的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坚定地汇入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正如他所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2)期望学生理解的程度:“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掠夺;土地上的“河流”、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了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着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和献身的事业已经出现曙光,独立自由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板书:不屈不挠 必胜信念)
2.讨论学习话题二:哪些诗句让你怦然心动?
(请学生结合诗句畅谈自己的感受)
(对话中教师的作为)
(1)谁还想就这一点谈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关键处析深解透,防止蜻蜓点水、虚晃一枪。)
(2)大家能用朗读传达出自己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感悟还原为朗读,扎扎实实地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
(3)引申。(谈到下列诗句时,教师便“贴”着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适度地点拨校正,推波助澜。)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里不用“嘶哑”改用“清脆”或“嘹亮”,行吗?
期望学生理解的程度:“嘶哑”表达了“鸟儿”义无反顾的精神品质----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的挚诚感情。(板书:我——鸟 义无反顾)
②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期望学生理解的程度: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祖国的英雄,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诗人勇于牺牲自我之意----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这是诗人为了把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而做出的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能得以升华,得以永恒。巴金曾有“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的情思,诗人李广田也有“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的心愿。这是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屏显着重号处文字,并板书:至死不渝)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眼里常含泪水”,诗人的感情何以浓烈至此呢?怎样理解“土地”这个形象的含义呢?(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解读)
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诗人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也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对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诗人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4)小结。(屏显)
艾青,是位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一生都无法割舍的眷恋。在诗歌《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又一章)、《冬天的池沼》中,都汇集着他深沉的土地之爱、祖国之恋。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呀,/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北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正是诗人对土地这种炽烈真挚情感的最好诠释。(板书:炽热真挚)
(设计意图:教学的起点是学生,教学就应从学生而不是教师的感受、问题开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体验、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习惯以及初步接触文本后产生的感受和问题,才是教学的起点。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灵扬帆启航,此外,我们一定要把握“以学为主”理念的精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3.深度对话
(1)学生背诵。
(2)屏幕上是一位同学默写的这首诗,请大家合上课本判断其正误。然后,就其中的一个错误谈谈为什么不能这样改。(屏显)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我是一只鸟,                我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讨论点拨:
第一、二行缺少的“假如”“也应该”强调的是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即使是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不遗余力地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会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寓情感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了空吟无所依。第三行缺少的“着”强调的是“正在经受”,正是此使诗人忧心如焚、义无反顾。第四、五行缺少的“永远”“无止息地”强调人民的反抗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第六行缺少的“无比”强调强烈的渴望和向往;缺少的省略号表示鸟儿要歌唱的对象还很多,不止这四个。(穿插:你能仿照文中句式再写一个吗?)第八行缺少的“连”“也”强调鸟儿至死不渝、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第九行缺少的“常”强调悲愤痛苦的情感一直萦绕于“我”的心中,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第十行缺少的省略号强调的是感情的绵长、持久、深沉,因为“深沉”一词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诗人便在其后紧跟了六个沉重的省略点,这样,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便会更为沉重地叩击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4.全班齐诵。
诗人曾说:“我的悲哀比别人的深些,因而我的声音更凄切。”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凄切”的声音再一次深情地吟诵一遍这首诗。(屏显正确的诗歌)
四、拓展
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是那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民族情感,我们决不能丢掉。下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假如我是一只鸟”为开头,仿照课文的形式,尝试着“填”一首诗。
【资料宝藏】
1.文本解读一
《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王继波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合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个意象,可以说那是他的又一生命。《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又一章)、《冬天的池沼》等,汇集着他的土地之爱。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诗的结尾他写道:“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热爱土地,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作者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假设自己是一只鸟,要唱破喉咙,连羽毛也要埋在土地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对土地这种意象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诗人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入诗人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诗中,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虽然悲哀但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   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诗人笔下的另外三个意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但是作者意犹未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执着的爱。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可见,在诗歌中运用意象,能够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可感,能够引发我们对意外之象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体察出作者在诗中所反映出来的意。(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文本解读二
《我爱这土地》导读
曹津源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抒发爱国深情,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一、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二、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做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三、升华土地情结。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3.拓展阅读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21世纪教育网
你可知道这块 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赏析:
这首诗,前一节写土地,诗人精心选取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代表中国版图东南西北的具体意象,既有极高的概括性,又避免了空泛;后一节水到渠成地写了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美丽”人民,并预言了伟大祖国的复兴与繁荣。
比较此诗和课文:(1)两首诗反映的背景不同:《我爱这土地》反映的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土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写法不同:《我爱这土地》借用鸟的歌唱抒情言志,《中国的土地》则是直抒胸臆;(3)主题相近:《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土地》则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了自己思念的感情。(4)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土地”“河流”“风”“黎明”来描绘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的话,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了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4.拓展阅读材料二     
北  方
     艾青                  那个珂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 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地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 古城呀, 山坡呀, 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了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 徐缓地踏过 北国的 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已画满了车撤,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 阴郁地 散布在 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万里的黄河    汹涌着浑浊的波涛,    给广大的北方    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而年代的风霜,    刻画着    广大的北方的    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    ——这来自南方的旅客,    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诅;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见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攻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    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呀, 这国土养育了 那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5.拓展阅读材料三
地 之 子
李广田
我是生自土中, 来自田间的, 这大地,我的母亲, 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 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 我的襁褓; 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怀抱。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 生长又死亡。
我在地上, 昂了首,望着天上。 望着白的云, 彩色的虹, 也望着碧蓝的晴空。 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 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 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 因为住在天国时, 便失掉了天国, 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一九三三年春
6.拓展阅读材料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鸟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篷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禽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机遇的大地    朗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2.沉潜涵泳,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3.体味思乡深情,增强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2.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直接播放佟铁鑫或杨洪基演唱的歌曲《乡愁》。(教师板书:乡愁 余光中)之后,教师在音乐《思乡曲》中深情地背诵《乡愁》。(屏显)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21世纪教育网]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21世纪教育网 大陆在那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听了歌曲和老师的吟诵,大家想说点什么吗?这种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心绪,我们常常称之为 “乡愁”。“愁”字常常用来言“情之深深,意之切切”,这也难怪元代的马致远能吟出“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读完这首诗我不禁想问:“情感这种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余先生是怎样把这种抽象的东西表现得如此具体感人的呢?”同学们能告诉老师吗?
二、吟诵
1.学生听两遍名家的朗诵。
第一遍:朗诵者瞿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