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两小儿辩日》
 
一、导入新课
“考考大家:猜一个人物。”——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
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到底是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板书文题)
二、解题。
请学生介绍列子、《列子》的相关知识(预习任务)
三、诵读贯通。
1、正音。先请一个同学读,再全体齐读
2、出示去标点的课文,看一分钟后请学生读出停顿、节奏。
点名两位同学(先差后优)完成。
3、指出正误,出示有标点的课文。讲好诵读提示后,全体齐读
(1)诵读提示:短文的精彩部分是简洁生动的人物对话。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使有对比色调。
(2)说到“断句”,也叫句读。其实古文一般都没有句读的,读书人往往边读边断,直到对文章的完全理解,因此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
    停顿小规律:正确停顿是朗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词”来停顿。句首语气词、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转折连词“而”前应有停顿。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4、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学生口译,教师释疑。(注意强调省略、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现象)
5、请学生总结哪些是重点字词。(如反问句式“此不为     乎?”
延伸到现代汉语知识。(古代词汇在现在还在广泛使用的)
四、探究赏析。
1、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文中两个小孩子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他们的观点和理由又是什么呢?请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提问
3、学一学(两小儿辩斗场景)
这两个小孩子观点都非常鲜明,理由也是那么充分。我们想象一下,他们辩论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提问全体
这样吧,请两个同学来表演一下。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大家先说说他们辩斗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给上场的同学提个意见,该怎么做?(可从形体、声音、语速等要求。)
4、这一辩辩出了什么?你怎么看待两小儿的辩斗?提问
小结:太阳距地的远近在当时确实是个难解的疑团。但两个小孩子却通过仔细的观察,那么自信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朝气蓬勃的可喜现象。这也可以折射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5、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观察角度不同。一个是从视觉角度,一个是从感觉角度。看来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我们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6、他们知道不知道孔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连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决也。难怪,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板书:知
7、孔子非常有学问。被历代君王尊为至圣先师。在当时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他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渊博的,好多人有问题都请教孔子。我想呀,孔子那样一个大学问家被两个小孩难住了,多没面子呀!不如编个理由哄一哄他们吧!是这样吗,为什么?提问
8、那孔子会怎么说?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请用笔写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写,那自然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如果你愿意尝试用文言文写,那最好。(给时间学生练笔)提问
小结:依孔子当时的名望和学识。如果承认不能决定需要相当大勇气的,何况是对着两个小孩子。但孔子没有妄加论断。他选择了实事求是,他的这种求实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连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可见人们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确实不可能无所不知,“学海无涯呀”。
五、《两小儿辩日》不但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童趣、实事求是、细心周到、观念不同,也辩出了一位虚怀若谷、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孔子。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老师把刚才大家的分析归纳了一下,……。
同学们,这次辩日让我们记住了这两个有智慧的小儿,记住这个智慧的孔夫子。(板书加“日”)
六、结束语。
疑,《辞海》解释为“不相信,不确定”。未通之理,未解之惑,未识之物,都是“疑”。学习就是要存“疑”,破“疑”。有“疑”才能有所求,破“疑”才会有创新。
“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瓦特产生了疑。“苹果为什么往下落,而不飞上天?”牛顿有了疑。正是有了这“疑”,才有了蒸汽机,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惟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的人,才会因此而“疑”,才能透过现象本身才探寻其本质。
古希腊哲人谟克利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让我们点燃头脑中的火把,去勇敢地怀疑和探索吧!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