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
实词:卿、当涂、辞、治经、博士、涉猎、就学、大惊、才略、往事
虚词:以、岂欲、为、但、乃始、及、遂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积累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2、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
3、品析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及作家作品。
2、品析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品析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孙权劝学》。
过渡语:这篇短文选自《资治通鉴》,请同学们齐读有关这部著作的资料并做笔记。
PPT 1:《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是继《史记》以来最重要的历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六朝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史事,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PPT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自幼爱读书,学识渊博。他花了十九年时间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二、 读一读
(过渡语)台湾诗人余光中说“文章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活动板块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指名个人朗读(检查自由朗读效果——是否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齐读(字音纠错后齐读课文检查是否能读出停顿)
PPT 3:一读: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卿(qīng ) 涉(shè) 孰(shu) 更(gēng) 遂(suì)

(过渡语)在读准字音读出停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读出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疏通全文。质疑解惑。

译一译
PPT4:
翻译方法:
保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整: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充: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除: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过渡语:下面是见证大家能力的时刻!
PPT 5:测一测,请你解释下列词语。(对词语作出解释随机出示)
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
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一词多义
当 当涂掌事 掌管
但当涉猎 应当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认为
见 见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成语吴下阿蒙: 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PPT 6:测一测,请你翻译以下语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蒙辞以军中多务。(调)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替)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补)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删)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过渡语:一组读原句,一组翻译。
PPT7:全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请同学们对照PPT的翻译,对自己翻译的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
四、理一理
自由读课文,扩充标题。提示:孙权劝(?)学,劝的结果如何?
(预设: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开始学习,并获得鲁肃夸赞。)
五、赏一赏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读一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提示:根据人物身份、词语、语气词、标点符号、句式揣摩)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预设分析(一):
第一句,“卿”有亲近意味,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两个否定词“不”构成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作为君王的孙权对吕蒙既有严格要求又有关心和期望,希望吕蒙能担当重任。
第二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个反问词“岂”,一个感叹词“耶”,一个感叹号,既有强烈的遗憾又有微微的责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一个“涉猎”指出读书的方法,一个“耳”字语重心长,指出读书目的是“见往事”,打消吕蒙学习的顾虑。
第三句“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巧妙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反问的语气,现身说法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三言两语指出读书的好处。既有批评的语气,又有殷切的关怀,使吕蒙无可推辞。)

分析预设: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抓住双重否定,体现出了孙权的果断,与其说是劝,还不如说是“命令”)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里孙权是为吕蒙铺设了台阶,指出了读书的目的,让吕蒙明白这一目的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 问:能否把它改成陈述句:我的事情也很多,比如……而是用了一个反问呢?这里的“多务”与前面的“蒙辞以军中多务”相照应,孙权是委宛地劝。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了读书的好处,孙权先是用命令的语气告诫属下要多读书,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委婉地劝说。可谓是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最终“蒙乃始就学”。可见,孙权不仅是个君王,而且富有智慧,爱惜人才,对属下严格要求,负责、有耐心、善劝、好学。
 在《三国志》中,对孙权有很高的评价, 
资料助读:PPT11: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志》陈寿
 “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曹操

过渡: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乃始就学。看来吕蒙也是一个能听取他人建议之人。请同学们找出吕蒙学有所成的语句。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揣摩两人对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预设:鲁肃的话要读出惊讶惊奇的语气;吕蒙在回答这句话时会是自豪、骄傲的)

PPT 8: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鲁肃(172-217),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名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小结评价)鲁肃与吕蒙之间的对话很富有情趣,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最后,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告别了。
总结:孙权的认真善劝,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在人物的对话中生动呈现,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如在眼前。
六、谈一谈: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想想吕蒙的变化给了你哪些启示。
(预设: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成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
七、背一背:
八、赠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PPT13:九、作业布置: 
(1)小练笔:扩写《孙权劝学》,要求补出文中省略的对话,增加表现人物情态、口吻、语气、心理的内容。请就此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关爱部下 能听取意见 爱才
好学 敬才
善劝 开卷有益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