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课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了解乐府诗的相关知识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及朗读节奏。
翻译本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的形象特点
探究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翻译本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的形象特点
探究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
教学用具
音频 课本 “乐府诗”相关资料收集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 讲解 合作探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的形象特点
探究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全班自主朗读本文导入。
目标展示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的形象特点
探究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
全文发展线索回顾。
全文的发展线索可归纳为: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锁定一个人物,进行分析并展示讲解)
方法指导:先勾画出关于这个人物的言行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再总结归纳。
焦仲卿:
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他是兰芝向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斗争的伙伴,有正义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刚强的一面。但也有懦弱的一面,对母亲的责难默默无声,斗争无力。没有兰芝斗争彻底,它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兰芝:聪明多才,知书达理,不慕荣利,坚强、反抗。
焦母:突出的反面形象。他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的女性。对于兰芝和仲卿的美好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专行。对仲卿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以维护他的家长威风,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
爱情悲剧原因探微。
请你结合时代背景及文本说说刘焦爱情为什么以悲剧结尾?
(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教师补充、点评)
明确: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4.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焦母丈夫早逝,恋子情结)
六、艺术特色
  1、人物语言个性化
  同中有异:刘与焦;焦母与刘兄
  2、富有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①序曲的象征性
  依恋情调和凄楚气氛,与刘焦生离死别的神质想吻合,具有提摄全篇的作用。
  ②尾声的理想化色彩
  加强震撼力量,表达劳动人民美好愿望。
  ③铺陈的酣畅淋漓
  A、两次罗列刘兰芝的成长过程
  a、纵向铺陈,能让人感受到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养,才艺、品德随年岁而逐增。
  b、印证“自诉”的真实性,强化其良好修养;对焦母的蛮横无理给予批判。
  B、遣归前的精心打扮
横向铺陈,突出其外表的美丽,表现她虽受屈辱、遭遇不幸却镇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强性格;同时,也是对扼杀“精妙世无双”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有力谴责。
小结
《孔雀东南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创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的故事结构完整,开头结尾照应,中间情节起伏跌宕,表现了民歌作者在叙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众多鲜明的文学形象,语言具有个性特征,有的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诗中多运用的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和精当的处理分寸,更是值得我们借鉴。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及课后拓展与练习。
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
——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
——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
——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