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要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一、文学、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通常叫做驳论文。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看作者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还要学习反驳谬论,是直接驳论点,还是通过驳论据、论证来驳倒论点。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于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二、文章结构:逐层推进
部分
段落
在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1~2
揭示对方谬误
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3~5
直接反驳
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指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则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6~8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用事实论据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指出我们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9
作出结论
指出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三、分析第一部分
1、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然后揭示对方谬误论点,即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
对方的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是:(1)自夸“地大物博”(2)寄希望国联(3)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定基础。
四、分析第二部分
1、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的是“自欺力”,而这些都不是“自信力”,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了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以此来作为批驳的“突破口”。
2、文中“他信力”“自欺力”的含义?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他信力”指的是丧失信心后,把信心寄托在“国联”这些外界力量上。
“自欺力”指的是连外界力量都指望不上后,就自欺欺人了。
引号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3、“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
4、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五、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第1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承接上文,指出中国人现在发展着的“自欺力”越来越明显。
2、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3、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4、“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的“这”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赞扬?
“这”指代的是上述的四种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指出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5、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的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脊梁
6、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7、“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谁?这句话批驳了对方论证的什么毛病?
“一部分人”指的是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这句话批驳对方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六、第四部分
1、课文最后一段如何总结的?
第一句先论证看怎样的“中国人”,即 “论中国人”不能看“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也就是说不能以偏概全。第二句再论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拿出自己的眼光来看地底下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的事实。
2、第一句的含义:
“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指的是“自欺欺人的表面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论中国人,不能看自欺欺人的表面现象,不能被这样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是要看中国人的主流和希望。
3、第2句的含义:
“状元宰相”指的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地底下”泛指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中国的脊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判断自信力的有无,不能看现在这些国民党统治者的言论,而是要自己去看看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中国的脊梁。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一是因为鲁迅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二是因为鲁迅再次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是因为鲁迅认为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民族。
七、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1、第1段中那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妄自尊大,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 “他信力”、“自欺力”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这些词语是鲁迅仿照“自信力”造出的,它们尖锐地指出了对方论据中的错误,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了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以此来作为批驳的“突破口”。
3、结合文意,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笼统的中国人
(3)那也只能够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和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和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5)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人民;广大的中国人民
(6)……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7)这一类的人们,……他们有确信……: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8)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和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9)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广大的中国人民
摘自张颖老师的笔记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