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绿色蝈蝈》课堂实录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
学习者:
呼市八中初一10班全体同学


赤峰市敖汉旗教育研究室 葛晓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生按要求自学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特别是“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要会读、会写、会解、会用。
2.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并做关键信息摘要笔记,准备交流。
二、课上师生交流、研讨
(一)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按要求独立阅读了《绿色蝈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阅读这篇文章。首先让我们一同走近作者。谁来给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法布尔?
学生1:法布尔于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学生2:我来补充,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学生3:我接着说《昆虫记》。《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还有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
教师:同学说的很好。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他弟弟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本文就选自《昆虫的故事》。那我们快快读读他的《绿色蝈蝈》,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知识、趣味、美感、思想?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默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要求)
边读边思考边标画边批注: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2)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
(3) 作者主要写了蝈蝈的哪个方面的习性?

(8分钟后交流。)
学生4:我先来说绿色蝈蝈的外表。第4自然段“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同时站起三位同学,有两位男生,一位女生,两男生让女生先说。)
学生5:对,它长得非常漂亮。它的有叫声还很特别。我给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用着重号标注出这段中写它的叫声的关键词句。
(女生读的很仔细,同学们认真听,并随时标画词句。)
教师:谁来清楚、响亮地读读自己标画的关键词句。
(学生非常踊跃)
学生6:有“尖锐”,“急促”,“清脆”, “柔和” ,“微弱”,“喑哑”。  
学生7:还有“窃窃私语”  
学生8:还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教师:好,这些词都说明蝈蝈的叫声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学生9:清脆、柔和、婉转悠扬。
教师:第5—10段写的是它的什么习性?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教师:谁站起来说?
学生10:写了绿色蝈蝈吃的习性。  
教师:好,可以说是写它的食性(板书)。那同学们再看蝈蝈具有哪些食性呢? 
(有两个同学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坐着说)
教师:看看课文,标出关键词句,再来说。其他同学边听边补充完善自己的标记哟。 
学生11:第⑥段说它喜欢“吃蝉”  
学生12:第⑦段中说它“酷爱甜食”  
学生13:第⑧段中还说蝈蝈爱“吃昆虫”  
学生14:第⑨段中有“还吃青草”。  
学生15:第⑩段中说“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 
学生16:我再给大家补充,蝈蝈不喜欢吃莴苣叶,它吃同类是吃已经死去的同类的尸体,不是吃活的。 
教师:同学们读得很细致,说得都也正确。由此看出蝈蝈具有怎样的食性呢?  
学生17:啥都吃。
学生18:不太准确,可以说它是杂食动物。
学生异口同声:对,它是杂食动物。  
教师:好,刚才,我们分别了解了蝈蝈的外形、叫声、食性,接下来,请试着用一段话说说绿色蝈蝈给你的第一印象。准备一分钟,看谁说的又全面又连贯。  
学生19:绿色蝈蝈给我的印象是外形长得非常漂亮;它的声音尖锐,急促,清脆,有时也柔和;它吃的食物主要有蝉、甜食、昆虫、水果、青菜、同类的尸体等杂食。
教师:谁还有补充?
学生20:它们过着彼此和睦相处的群居生活。  
教师:这样合作交流就全面了。同桌之间再互相完整地说说蝈蝈给你的印象。
(学生互说,全班都很活跃。)
(三)浏览体会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蝈蝈的称呼也不同,现在请同学们按要求快速浏览课文, 5分钟后准备交流。
(大屏幕出示要求)
在快速浏览中获得主要信息并标画出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各种称呼,思考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学生读得很认真,静静地标画着,教师微笑着巡视,听课教师们也静静地观察着)
教师:谁来说说作者对绿色蝈蝈都有哪些称呼?
学生21: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夜晚的音乐家、歌手、“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教师:作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学生22:“称它为‘狂热的狩猎者’是蝉在安静的休息时,蝈蝈捉住了它。称‘夜晚的音乐家、歌手’是指夜晚鸣叫的蝈蝈。”
教师:为什么说蝈蝈是“狩猎者”还用“狂热的”来修饰呢?
(生沉默,有些茫然,有的摇头,有的低头在书中寻找答案。)
教师微笑着:请大家再读读⑤⑥自然段,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读文后开始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作者观察到的蝈蝈在树上捕蝉的激烈场面,说到第②段“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想象蝈蝈对蝉的突然袭击的情景;联系到蝈蝈爱吃肉和甜食,而蝉的肚子储有蝉在树的嫩枝吮取的甜汁,可见着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汁是蝈蝈的最可口的美味了,所以蝈蝈就对蝉不顾一切地进行狂热的狩猎。一学生绘声绘色地读了文中⑤段的精彩描写句:““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教师:这几位同学说的很好,这里我们悟到一种阅读理解的方法:有时理解一句话需要要联系全文的内容,综合所有信息来回答。这也是研讨与交流的好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再接着理解一下“夜晚的艺术家、歌手”、“我笼里的囚犯”和“蝉的屠夫”。
学生22:当把蝈蝈放在金属网罩里观察和实验时,称它为“我牢笼里的囚犯”。蝈蝈本来应该是田野里自由自在地捕食,为了便于观察了解它的习性特征,才不得已“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而“我给他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但不喜欢。”作者觉得委屈了这些蝈蝈,而在全篇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所以此时称它“我笼里的囚犯”。
学生23:当蝈蝈吃蝉的时候称“蝉的屠夫”。第⑤段写蝈蝈先活活把蝉咬伤,在经过惊醒动魄的肉搏之后,蝈蝈再用它大颚、锐利的钳子把它俘虏的蝉开膛破肚吃肉喝血。作者对蝈蝈的这一称呼很形象、很恰当。
学生24:是呀,我还觉得这样写挺有意思的,挺好玩的,我才知道昆虫世界有这样有趣的故事。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还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同学们真是用心感受了文本,说得真好!
(四)细读品味
教师:作者喜爱蝈蝈,把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让我们同学也喜欢上了绿色蝈蝈,也喜欢上了这篇文章。对吗?
学生异口同声:“对!喜欢!”
教师:现在请11名同学来分别依次朗读课文的11个自然段。力争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听的同学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用笔标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准备赏析。
朗读结束后,教师:请同学们对所标画出的词句或段落结合上下文进行批注赏析,记录自己对语言表达的独特体验和感受。10分钟后准备交流。
(教师巡视学情适时示例引导)
学生25:我赏析的是“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这几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还有“喑哑、尖锐、急促、清脆”等一些语语形象的写出了蝈蝈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教师:很好。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用词两方面赏析。同学们接着说。
生26:我也从修辞运用角度赏析,“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里也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蝈蝈的外貌特点,作者把蝈蝈描写得很美,没见过蝈蝈的人一想象就知道蝈蝈长得啥样,而且那么很美、很可爱,自然也会喜爱上这小蝈蝈。
生27:“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我认为“倾听”一词很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田野的节目音乐会情有独钟,真是“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又与下段作对比,给读者留下悬念。
学生28:我补充,“7月”天热蝉噪,“中旬”的夜间月明星稀,阴暗角落也朦胧,晚上9点的田野草际林间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似静非静,正是欣赏“田间音乐会”的大好时机。这里有社会环境的反衬,也有自然环境的正衬。
(师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学生29:“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这里写蝈蝈与蝉的激烈搏杀场景,把蝈蝈和蝉作对比,又把蝈蝈捕蝉比做天上的老鹰捕杀云雀一样,突出蝈蝈迅猛和勇敢,作者对蝈蝈的观察真仔细,写得真精彩。
学生30:蝈蝈也有安静的时候。“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其中的“抓抓脚”、“擦擦脸和眼睛”、“闭着双眼”、“躺在沙上”,这里仿佛不是在写蝈蝈,而是像在写一个人吃饱了喝足了,无忧无虑的悠闲自在地享受着美好的幸福生活。蝈蝈的此时的动作和神态它也太悠闲自得了。
……
教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赏析得都很细腻,很到位,现在总结一下作者把蝈蝈写得这么有特点、有趣的原因,以便日后写作中借鉴。先小组间交流,看谁总结得好。
学生31:作者喜欢蝈蝈,又仔细观察蝈蝈,再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就把蝈蝈写得这么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学生32:作者不像我们整天坐在教室里,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他肯定白天夜晚都对花草虫鸟进行观察,在观察中他听到蝈蝈的叫声很有特点,又长得很漂亮,于是就更仔细地观察它,把它装在笼子里喂养它,研究它。正是因为这些作者才能抓住蝈蝈声音、形态、食性方面的特点,再运用刚才大家赏析的那些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进行细致地介绍,呵呵,就给我们写出这么美的文章了。
(师生不约而同为他鼓掌)
(七)运用迁移
教师:说得真好!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同学们,45分钟太短暂了,大家还意犹未尽,请课下选择其中一个作业完成好,相信大家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
(大屏幕显示作业)
1.模仿法布尔描写蝈蝈的手法,选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形象生动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昆虫或其它小动物。
2.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做读书笔记。

读透文本与深度交流是语文课之必需
——《绿色蝈蝈》执教感言
《绿色蝈蝈》是一篇优美的科学小品文,写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适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内自读。文章不深奥,但是极有品头。我在这次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与其他选手的课堂教学相比,是我没有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效果为课堂出彩,没有让学生的热热闹闹的浅显的表面你问我答;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透了文本,并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交流。从而让学生享有学习语文特有的快乐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有较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一、读透文本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实践中,学生读文不能只读表面的文字,要以“问题”牵动思维,读进文本。读出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在教学的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时用了8分多钟让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标画边批注:①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②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③作者主要写了蝈蝈的哪个方面的习性?学生直接带着三个“写了什么”的小问题走进课文,读得特别投入。读后交流非常积极主动,彼此补充完善也非常及时准确。当第16位同学补充说明时,学生情绪达到一个小高潮。到第20位同学说:“它们过着彼此十分和睦的群居生活。”时,在学生的心目中绿色蝈蝈的印象就十分清晰、立体、鲜活、完整了。
在教学的第三、四环节的浏览和品味时,也把读落到了实处。5分钟的快速浏览中获得主要信息,学生标画出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各种称呼,思考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体会这样写有什么效果。11名同学分别依次朗读课文的11个自然段,用近10分钟。听读后又体味、批注了5分钟。
学生边读边动笔的写自己的理解,更有助于阅读的深入。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的语句,富有哲理启示的段落,把自己对这些词、句、段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一闪的“灵感”批注下来,再交流就会收到课上的令人感动的效果。不论是那极典型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还是作者对蝈蝈叫声的细腻的描写段落,以及蝈蝈捕蝉的生动场面,还是文章开头很普通的一句“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学生都品得有滋有味。如学生28: “‘7月’天热蝉噪,‘中旬’的夜间月明星稀,阴暗角落也朦胧,晚上9点的田野草际林间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似静非静,正是欣赏‘田间音乐会’的大好时机。这里有社会环境的反衬,也有自然环境的正衬。”学生对语言品味细腻到如此地步,教师什么都不必去讲了,也什么都不要追问了。更不用多媒体的声光电的直观“干扰”了。
二、深度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文本是在于作者以及编者对话,是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说”与“听”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彼此不断提升完善的的过程。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交流前先交代清规则,让学生心里明白课中交流是借助文本的有效对话,绝非空谈阔论。第一位说的是他个人在自读中对文中的“信息”“认识”“思维”“审美体验”的有声表达,教师和学生都要竭力倾听,边听边思考,边辨别,边体会,体会到与自己获得的“信息”“认识”“思维”“审美体验”的异同,同时准备继续交流,绝非各自为政。接着说的同学要在前一位“说”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提升或引发新的思考,是交流不断深入。
教师是课堂合作交流中的首席,但不能当“话霸”,要掌握好火候,要在“该出口时再出口”。比如: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不断变换。学生在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的表达效果时只是就字面意义去解释。学生22说:“‘狂热的狩猎者’是蝉在安静的休息时,蝈蝈捉住了它。”停了一会儿也没有学生站起来补充,这说明学生理解的不到位,关注的也全面,或不知道要把所有信息综合起来说明。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读读⑤⑥自然段。读后学生再理解“狂热的狩猎者”,就会联系到作者观察到的蝈蝈在树上捕蝉的激烈场面,联系到蝈蝈爱吃肉和甜食,而蝉的肚子储有蝉在树的嫩枝吮取的甜汁,可见着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汁是蝈蝈的最可口的美味了,所以蝈蝈对蝉进行狂热的狩猎。这样的交流就提升了质量,突破了低质低效的原地踏步的交流。这是理解一句话要联系全文的内容,综合所有信息来回答的读书与交流的方法。接着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夜晚的艺术家”和“蝉的屠夫”以及到品味语言,学生的思路自然就开阔了,会把词放在句中,把句放在段中,把段放在全篇中去理解、去体会。所以出现理解也全面了,表达也充分了的可喜情形。
从中可以看出“透读课文”是“深度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深度交流”过程中又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节课45分钟十分有限,任何人都无法延长。课堂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透彻的阅读文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逐渐地深度交流。它来不得急躁,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每个环节都要实实在在,每种活动都要实实在在,绝不能走过程,更不能演戏。如果日常每节课都实实在在的进行透彻阅读与深度交流,渐渐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就有了一种默契,特别是学生掌握了“读”的方法,养成了“交流”的习惯,这样各种活动的质效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事半而功倍,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