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六单元教案


第五、六单元教案 
一、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积累文言词语和古诗文名句。 
理解、把握这两个单元古诗文的思想内容,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语言和情境。 
方法与过程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文言文。 
2.能根据要求查找一般的资料,初步懂得利用资料来帮助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二、单元教学说明 
八年级上册文言课文(含古代诗歌,以下同)的编排方式与前两册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也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第五单元选有八篇古代诗文,其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魏学洢的《核舟记》介绍了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杜甫的三首诗中,《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这些课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第六单元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与友人交流品味山水的内心感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周密的《观潮》记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以浅淡的笔触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融入了山水小品中,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陆游的《游山西村》描述了山野风光和农家乡俗。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的共同志趣。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把自己的情思融入到自然山水中,自然有了生命,使山水有了性情,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 
两个单元共由10篇文言文和7首古代诗歌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文章体式上有记、铭、说、游记、书信、小品文、古体诗、律诗等;在写作技巧上,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不一而足。这些诗文的内容,有的叙事,有的写景,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有的议论,丰富多彩。其中蕴涵的情感和风格也异彩纷呈,如《陋室铭》的清高、《爱莲说》的质直、《望岳》的高远、《三峡》的冷峻、《答谢中书书》的清丽、《记承天寺夜游》的微妙、《湖心亭看雪》的飘逸、《归田园居》的自然等。优秀的古代诗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学习古代诗文,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升我们的精神品位。新教材中古代诗文的分量有所增加,其目的正在于此。 
教学这两个单元,既要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又要从文学、文化的层面拓展文言文教学的视野,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品位。简言之,就是要做到言、文并重。前者是从语言的角度,解决“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决不是根本任务。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浩如烟海的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中国文化!我们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要继承并发扬这种文化。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句子翻译等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点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兴趣给磨平了,使学习文言文变得那么索然无味,使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变得那么面目可憎。 
要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文言文,要让文言文教学真正成为承递人类文明的一座桥梁,就要想办法使学习文言文由索然无味变为兴味盎然,使文言典籍由面目可憎变为亲切可感。这种“味”,这种“亲切感”不必到别的地方去苦苦寻找,文言文中本身就有,这就是“文化味” 
其实文化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同我们的生活,同语言文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文言文是用中国的古代语言记录中国古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挖掘它,如何把握它。 
就是仅从语言文字层面来看,文言文的教学也应该是富有“文化味”的。无论是汉字本身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或是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是文言文体式所反映的文化传统,都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挖掘并传授。 
  三、课文的教学建议 
21. 桃花源记 
(一)教学目标 
背诵全文。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世外桃源”的真切含义。 
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以及他的局限性。 
(二)教学设计 
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以成语“世外桃源”来导入课文及作者。 
2.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3.问题讨论一:是什么人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 
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 
(1)这个人是什么时代、哪个地方的?他是干什么的?(指导学生看第165页注解②③,并补充注解:【业】职业:无业游民。) 
(2)渔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桃花林的?(补充注解:【缘】沿着:缘木求鱼。) 
(3)渔人遇到桃花林后有怎样的心理反映?(引导学生推敲“甚异之”的含义,补充注解:【异】奇异、神异,这里是意动用法,觉得……奇异、神异的意思。) 
(4)渔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指导学生看第165页注解④⑤,并描述桃花林的景色。) 
(5)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渔人有什么进一步的行动和欲望?(引导学生推敲“穷”的意思,补充注解:【穷】完、尽,这里用作动词,走完、走尽的意思。——欲穷千里目) 
4.讨论问题二: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他刚进入桃花源时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二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 
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 
(1)渔人是怎样发现洞口的?(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①②,并体味“仿佛“一词在这里的含义) 
(2)渔人是怎样进入这个山洞的?(引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③,并补充注解:【舍】舍弃,丢下。【初】起先、开始的时候。【才】仅,刚好。) 
(3)渔人刚进入桃花源时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这里的自然环境怎样?(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④⑤⑥⑦⑧,引导学生体味“平旷”、“俨然”、“良田”、“美池”、“鸡犬相闻”等词语的含义,描述桃花源的自然景象,补充注解:【旷】开阔:旷野。【良田】肥沃的田地。) 
(4)桃花源中的社会环境如何?何以见得?(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⑨⑩,引导学生体味“怡然自乐”一词的含义。) 
5.讨论问题三:渔人在桃花源中都有哪些活动?他从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 
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 
(1)对于渔人的贸然闯入,桃花源中的人有怎样的反应?(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⑾,并补充注解:【咸】全,都。——老少咸宜) 
(2)桃花源中的人是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和外界有来往吗? (引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⑿⒀,并补充注解:【妻子】这里是两个单音词,妻子儿女的意思。【邑人】同乡人。邑,古时县的别称,也代指家乡。【乃】竟然。) 
(3)桃花源中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他们有没有回到外界社会的想法?(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⒁⒂,引导学生体味“叹惋”、“不足为外人道”等词句的含义,补充注解:【延】邀请。【语】yù,告诉,对某人说。) 
6.讨论问题四: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有人想再去吗?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四、五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 
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 
(1)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就有什么打算?结果怎样?(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⒃⒄第168页注解①②③,并补充注解:【既出】出来以后。既,已经。) 
(2)还有什么人也想去?结果如何? (引导学生看第168页注解④-⑨,并补充注解:【高尚】这里是生活趣味高雅的意思。)  
7.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1题和第四题 
8.布置作业: 
(1)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2)按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提示,查找有关作者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的资料。 
第二课时 
1.问题讨论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尝试填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个                            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根据。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陈述意见。要求:理由依据要分条陈述,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只需表示赞同,不必重复。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一个简单的总结: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 但不要下最后的结论,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观点。 
2.问题讨论一:作者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当时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还是作者想象虚构的?你有什么依据? 
学生用课文有关语句内容和自己掌握的资料为依据,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展示以下一些资料,以补充学生资料的不足,支持学生的意见。 
[资料1] 一般认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为陶渊明所记之桃花源。如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桃花源”、“桃源山”条即持此说。桃源县一带旧属荆州。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荆江二州刺史时管理辖过那里,他由此很可能从小就知道那里有一美丽的去处。桃花源现在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157.55平方公里面积。 
[资料2] 有人提出,桃花源极有可能在安徽省古徽州(今黄山市)黟县。理由是:陶渊明家居柴桑,后又为彭泽令,此二处距黟县仅一二百里,喜作“抚剑独行游”的陶渊明不会不游黟县这一带令梁武倾倒的大好山水。黟县有一座武陵岭,并有武陵村。据明《徽州府志》载,陶渊明曾直称黟人为“武陵人”。这些都恰好应《桃花源记》中“武陵人”之说。黟县还有一块91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历代文人称之“旧秦村”、“桃花源”。其地理环境酷似桃花源。外人进入须沿一条名为章水的溪流到渔停,绝壁下有桃源洞,过洞即见盆地“豁然开朗”之景象。另外,桃源洞一带至今仍有陶氏后裔居住。不久前发现的《陶氏宗谱》证明他们的始祖是陶渊明裔孙陶庚四。  
[资料3]《桃花源记并诗》不是“乌托邦”空想,而是实指三国两晋时期继秦汉时之武陵(五溪)蛮之后而兴起的一个没有王化,自为生理的社会自然群体----“莫徭”。  
南方雪峰山脉的中段,即今湖南省新化县、安化县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深山幽谷中,确曾出现过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不负担任何徭赋”的部分南蛮、荆吴人、百越人和逃亡入蛮的汉人相互融合而结成的一个社会群体——“莫徭”。  
——(摘自《古“桃花源”新考》作者 湖南省冷水市 粟海  粟利宇) 
[资料4]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现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再据《苗族简史》介绍,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早在晋朝前,就呈现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社会景象。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在本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应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他创作的原型的,否则,不应该出现“南阳刘子骥”这个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像桃花源这样景色优美而且远离人世的地方应该是有的,而老百姓为躲避战乱而避入深山的事情也屡有发生。但是,像作者所写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这是作者想象虚构的成分。 
3.问题讨论二: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学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分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的情况回答讨论: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4.问题讨论三:怎样看待作者所描写的“世外桃源”?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想回到老子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是一种消极避世思想的表现,显示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5.总结:这两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桃花源记》,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战争仍然存在,社会并不公平,那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呢? 
6.布置作业: 课外请以“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为题写作。 
(三)案例分析 
这个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文言文教学要言、文结合,突出“文化味”的教学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所指向的是对作品的文化解读。但在解读的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课时中,通过复述内容、补充注解、联系迁移等方法较好地落实了语言教学。而对作品的文化解读,并不是单纯由教师来讲授,而是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资料,结合文本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主要在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并作必要的讲解、补充,将学生的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相信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能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上面这个教学设计只是一个例子,一种方案。“教无定法”,只要教学理念正确,教学思路对头,每位教师都可以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学生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案来。 
下面就来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在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课文,解决字词难点并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分步探究 
(1)老师范读,学生进入情境,想象画面。 
(2)讨论: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最后达成共识。) 
(3)提出观点:美、乐、奇。 
(4)寻找依据: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桃花源的“美、乐、奇”?让学生读原文,并用现代汉语解释。 
探究1:桃花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情致。如:第一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美词佳句在表达意境和语感上有何特点?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琅琅上口。) 
(3)桃花源风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选一个景点进行描绘。 
探究2:桃花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的,也是充满欢乐的,你能从哪些人那里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 
(2)他们过着怎样快乐富足的生活?请想象他们的生活场景,用一句话加以描述。这里的           (人)很快乐,你看…… 
如:这里的老人很快乐,你看,在银色的月光下,他们清茶一杯,闲话桑麻,儿孙饶膝,尽享天伦。 
(3)讨论:第二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学生自己谈感受,教师稍作点拨: 
“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荫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人丁兴旺,有让人感受到乡村的静谧,这些生动的词句勾画和展现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画面。 
探究3:桃花源之“奇”。 
学生探讨:桃花源“奇”在哪儿? 
(1)“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2)“人”奇。如“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竟然“处处志之,不复出焉”“未果,寻病终。” 
                          (摘自麻晓春等著《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这一教学环节以探究桃花源给读者留下的印象——美、乐、奇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文学表现的角度,品味语言,感受情境,体验情感、感悟作者所表现的理想社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描绘、分析、推理,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透过语言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之美、百姓之乐,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又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串连起字词教学,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词教学和背诵的层面上,或是脱离字词,刻意拔高作纯理论的文学分析、文化解读,都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的。 
(四)相关链接 
1.此语殊不呆滞,但本记字字可悟,更须言外遇之。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此数句须看一个“忘”字,一个“忽”字,隐然说人到忘处,百虑都尽,便忽有会意处也。“屋舍俨然”以下忽缀一语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此正文字绝处逢生法。恍惚变化,另开一径,才转出“设酒作食”一段光景。末段云“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有寓言凡人事境阅历,以无意适遭为至,着意便迷惑矣,与庄氏“异哉象罔”乃得同旨。结句“后遂无问津者”,冷讽世人,悠然不尽。 
                                       ([明]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2.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公盖厌尘网而慕淳风,故尝自命为无怀、葛天之民,而此记即其寄托之意。如必求其人与地之所在而实之,则凿矣。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 
3.陶渊明之写此记,或多或少地有些素材,实在也可以看作一篇有美感的古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记中写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呢?桃花成林,落英缤纷,良田美池,鸡犬相闻,老人儿童,各露愉快的神情,大家还很有礼节,见了客人,亲切热情,客人临别时,桃源人叮嘱他说:“不要告诉外面的人。”也即安于小国寡民之意。 
这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天地,无君无臣,无赋税无丧乱,作者的这种理想,当然永远不可能实现,但从反面恰恰揭示了作者生活在这样一种现实中,易君如同儿戏,桑麻都已零落,田地残破,鸡犬不宁,老人得不到颐养,儿童失去天真。由于自己谈不上温饱,自然不可能有酒食招待客人。桃源人所以不希望客人告诉外面,就因为他们对秦朝尚有余怖,生怕外面人来得多了,会干扰原有的宁静祥和的生活。作者越是写桃花源的美善可爱,越显得现实的丑恶可怕。 
                                                        (金性尧) 
    
22.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掌握并积累有关的文言词句,初步了解“之”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4.感受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学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注重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设计 
分篇教学,各用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陋室铭》 
1.导入   
假设你做违背自己良心或意愿的事,你可以荣华富贵;否则就只有只有一间陋室,你将在那里过着贫穷的生活,你作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2.简介作者,解题。 
“铭”是一种怎样的文体?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 
3.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2)本文是韵文还是散文?找出韵脚,压什么韵? 
(3)再读一遍,注意读出它的韵味。 
4.导读课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陋室之陋?(故意设下圈套,意在让学生明白本文要表现的是陋室不陋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2)既然要写陋室不陋,为什么开头两句先写山、水?  
填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     , 有      则     。 
(可以填:华丽,有德者居之,雅)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之雅? 
环境:清幽 
来往的人:高雅 
主人生活:清闲 
(4)7.文章末尾为什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 
    以先贤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孔子的话来暗示是君子居之 。 
(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贫乐道) 
5.文化寻踪: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以诗文明志的传统。 
 (2)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作者的陋室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绿色、亲近自然、生活简朴、居室的文化气息等等。 
作业:给自己写一篇《××铭》 
第二课时  教学《爱莲说》 
1.导入课文:   
      班上有同学的姓名中带有“莲”字吗?请他讲讲对于“莲”的认识。 
2.解题,简介作者: 
3.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4.课文解读: 
(1)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2)世人为何盛爱牡丹? 
(3)作者为何“独爱莲”?莲有什么可爱之处? 
   指导学生读懂“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一句,并强化字词教学 
(4)作者为何要写这些花?(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5)作者把菊花比作“隐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贵者”,把莲比作“君子”,你认为恰当吗?为什么? 
      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如当代作家张抗抗就写过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是高贵而不是富贵。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道德追求。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人了,这说明了什么?(曲高和寡)为什么喜爱牡丹的人很多?(世人都贪图富贵,追逐名利,世风日下) 
5.拓展延伸 
 (1)文章开头一句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请你举出例子来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可爱之处。 
 (2)一些媒体和组织建议评选国花,被列入侯选名单的菊花、梅花、牡丹等,你认为哪种最恰当?为什么? 
6.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7.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3.核舟记 
(一)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并背诵第二至四段。 
2.掌握并积累有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文言文表示数量的语言结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杰出成就。 
4.了解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3.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课堂练习 
做课后第三题   
5.课堂讨论: 
(1)本文开头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奇巧”,何以见得?这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核舟大小如何? (3)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4)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第二课时 
1.欣赏品味 
 (1)核舟雕刻人物十分传神,你最欣赏哪些地方?  
  (2)五人一个小组,模拟核舟上的五个人物摆好姿势。然后五人齐读课文第3、4段。 
教师巡视指正。 
  (3)选择两三组上讲台模拟展示,由其他学生评议是否正确。(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横幅手卷、念珠、船桨、蒲葵扇、火炉、水壶等道具或替代物2套) 
  (4)欣赏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欣赏题名及篆章,让有书法或篆刻特长的学生上黑板模拟题写,附带介绍书法字体、书画题名款式、古人名号等常识。 
2.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可历历数也。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耳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 
[注释] 
季弟;最小的弟弟,古人以孟、仲、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兄弟的排行,季为最小。 
桃坠:核桃做的坠子。 
雉(zhi):城墙垛子。  
桴(fu):鼓槌。 鼓:敲鼓。用作动词。 
枕:靠着。用作动词。 
度(duo):推测、思忖。 
衲(na):和尚的自称。 
卷帙(zhi):这里指佛经。 
陀(tuo):头陀,和尚。 
浮屠:宝塔。 
维:系,拴着。 
寤(wu)然:睡醒的样子。 
(1)给下列加框字注音。  
类司更卒(   )  若寒冻不胜者(  ) 有客凭几假寐(  )  拥炉嘘火(  ) 
(2)解释加框字在句中的意思。  
城巅具层楼(      )        洞开如延纳状(      ) 
似闻足音仆仆前(      )    核侧出浮屠七级(        )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找一找,这个桃坠上总共雕刻着几个人?他们都是什么人?都在干什么? 
4.作业: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件工艺品或一幅画。 
24.大道之行也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掌握相关文言词语并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2.整体把握 
(1)范读课文 
(2)做课后第二题 
(3)学生自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研读理解 
①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自主翻译  
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提示: 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指导诵读 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5.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6.作业 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②背诵并默写全文 
25.杜甫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诗歌创作风格。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朗读并且背诵这三首诗。 
3.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5.教育学生应该正确的评价和分析历史,认真体味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面对频仍战乱时的深切苦难,热爱现在的幸福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杜甫简介 
多媒体显示“杜甫画像”,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2.教学《望岳》  
(1)介绍写作背景: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配乐朗诵,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读读、问问、讲讲。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不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 
(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 
一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二问: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 
一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二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一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二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向往之至,亟欲一登。) 
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一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小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关键在于认识到青年杜甫的雄心壮志。 
(6)朗读背诵。 
3.教学《春望》 
(1)写作背景介绍: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配乐朗诵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3)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字词想像单个形象,根据句节想像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像整体形象。 
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当以鼓励为主。  
C.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D.引导学生把握全篇,想象整体形象。 (5)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 
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6)学生讨论交流诗歌的表现手法。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8)播放音调低沉的背景音乐,学生齐背《春望》。 
4.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5.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第二课时 
1.齐背《望岳》《春望》,导入新课 
2.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3.写作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4.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5.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5.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6.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8.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9.学生齐背诗歌。 
10.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11.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2)分小组改编并排演《石壕吏》课本剧(全班分四组,每组除演员外,还有导演、灯光、道具、音响、场务等工作人员) 
第三课时(安排在一周以后上) 
《石壕吏》课本剧表演 
四组按事先抽好的顺序出场表演,然后评出集体优胜奖一组,优秀表演奖若干名以及优秀导演、优秀编剧、优秀工作人员等,力争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得奖。 
26.三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4.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设计 
    两课时完成 
1.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学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2.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 
3.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课后第二题 
(2)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学生借助注解疏通文意。(分成四个人一组,每组只疏通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5.分文段讨论,讨论时疏通同一个文段的小组必须发表意见,其他小组要作评判,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讨论作者的写景思路。 
明确:作者先总写三峡的山势,再写夏季三峡的水,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三峡的景象。 
9.根据写作思路,分组朗读,并思考:三峡总的特点和死四季不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幻灯片三) 
总:山势——连绵陡峭 
分:夏季——水大流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季——凄清悲凉 
10.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写作的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生动的写实与形象的夸张相结合。请举例说明。 
明确: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生动写实:“素湍绿潭”,“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形象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的写景,而是要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做到情景交融。本文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 
11.比较欣赏 
(1)李白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2) 陆游曾这样描写瞿塘峡中的飞泉:“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在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导学生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28.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并积累有关的文言词语。 
3.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和达观的心态。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答谢中书书》 
导入新课: 
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2.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1)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3)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2)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5)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4)理清文章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5.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6.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可以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7.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1.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2.整体感知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讨论,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演绎课文内容。 6.指名表演。  
7.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8.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28.观潮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语段。 
积累识记重点字词,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本文内容。 
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  
    两课时完成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第一大潮是什么潮?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描绘钱塘大潮的文章《观潮》。  
简介作者 
3.齐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提出疑难问题。 回答问题:本段的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阅读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提出疑难问题。 
回答问题: (1)这三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每段主要从侧重于哪些方面描绘钱塘江大潮? (2)阅读文后的《酒泉子》,它描绘的内容本文哪个自然段中有详细的描绘? (3)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人们看钱塘江大潮的原因有哪些?  
5.课堂练习:做课后第二题。 
6.指导学生翻译第三段 
7.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在客观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你对此有何看法?如果你是当地的负责人,在今天,你又将如何利用好这一旅游资源?如何更好的实现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8.布置作业:将《酒泉子》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9.湖心亭看雪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4.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5.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冬季中最快乐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雪的热烈、静穆、自由。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2.作者及背景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3.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教师提示以下字音: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生齐读课文。  
4.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 5.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的语言特色。     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6.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7.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8.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9。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30.诗四首 
(一)教学目标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对诗的理解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归田园居》  
老师范读,提出朗读要求  
注音:荒秽    草木长  
结合注释,读懂字面含义  
分析思想感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教学《使至塞上》 
1.介绍写作背景:公元737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的大使,实际上是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些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读  
注音:燕山   逢候骑  
分析思想感情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难言的内心感情。经过长途跋涉,却没见到将官。接着,笔峰转入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上。  
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提纲  《归园田居》: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希望自食其力。  《使至塞上》:借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  
第二课时 
教学《渡荆门送别》 
老师范读课文  
熟读课文 
讲解重点词句: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4.课文分析: 
这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所做。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的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船有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平原。 
5.特点: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教学《游山西村》  
范读  
学生齐读 
讲解重点词句: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是暗;花艳,是明。 
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无时:没有一定时间。  
分析背景: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 
找出对偶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6.分析思想感情: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