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崇州市怀远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学月测试试卷

崇州市怀远中学初二(上)第三学月测试
语 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Ⅰ卷 选择题(16分)
一、基础知识:(16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属引凄异(zhǔ) 匀称(chèng) 伧俗(cāng) 纤细(qiān)
B.一舸无迹 (kē) 憎恶(zèng) 洨河(xiáo) 吊唁(yàn)
C.惟妙惟肖 (xiāo) 滞留(zhì) 蹒跚(pán) 绚丽(xùn)
D.煞它风景 (shā) 镂空(lòu) 藻荇(zǎo) 妃嫔(pí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因地制宜 自出新栽 销魂 B、别具匠心 巧妙决伦 和谐
C、浑然一体 惟妙惟肖 琐碎 D、错落有致 走头无路 屏嶂
3.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①建筑园林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_____ 了人民大众的智慧。
②谁如果要 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的图画。
④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这座桥。
展现 鉴赏 美好 推崇
体现 欣赏 完美 崇拜
展现 欣赏 完好  崇拜
体现 鉴赏 完美 推崇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5. 找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2分)
A、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阅读《三峡》,回答6—8题问题。(6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哀转久绝 绝:消失 B. 乘奔御风 奔:飞奔
C. 夏水襄陵 襄:上 D.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7. 下列加点词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疾也 以径寸之木 B.良多趣味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故渔者歌曰 故外户而不闭 D.属引凄异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高大起伏的特点。
B. 本文写景画面可谓是动静相生、俯仰生姿、色彩相间。
C.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D. 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热闹的气氛。
AⅡ卷 非选择题(84分)
三.(12分)
9.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写古诗词,任选4题。(4分)
(1)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好峰随处改, 。(梅尧臣《 鲁山山行》)
(5)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6)洞庭之东江水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11、理解默写,任选2题。(4分)
(1). 秋风萧瑟,刘禹锡用“ , ”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
(2)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观鸟园的山石或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句这样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在这圣火俯瞰大地的时刻,13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四、阅读与理解(12分)
大碗和小碗
胡 军
①表哥六岁的时候,姑母因病去世,给姑父留下大笔债务。八岁那年,姑父再婚。继母来自市郊农村,带来了六岁的弟弟。
②弟弟娇惯不懂事。那年头,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可弟弟老嫌母亲给自己盛的饭菜比哥哥的少,所以常常在饭桌上闹别扭。
③几次吵闹后,弟弟从碗柜里找了只敞口大碗,坚持要母亲用大碗给他盛饭菜,不然就不吃饭。继母心疼地望着瘦猴似的弟弟,答应了,不过开出条件:“哥哥也要换只碗。”第二天在饭桌上,继母将一只新碗递到他手里,笑着冲表哥眨眨眼说:“弟弟小,做哥哥的就让着他点儿。”弟弟见状,马上将新碗抢过去,和自己的大碗比,一看口径小不少,不吭声了,低头乖乖吃饭。
④虽然觉得继母待他不错,自己也该让着弟弟,表哥心里仍然有疙瘩:在继母心里,亲生的毕竟还是不一样。
⑤后来,继母去世。上个月,父亲也撒手而去。那天,表哥到父亲生前住的老房子里收拾,在一堆杂物里,居然看见了那两只他和弟弟儿时的专用碗。
⑥一个念头忽然从心头升起,表哥虽然觉得荒唐,还是按捺不住要试试。他用水把弟弟的大碗灌满,然后将大碗里的水朝自己的小碗里倒,结果,大碗的水倒光了,小碗还剩四分之一没满。表哥不信,把两只碗平放在桌面再比较,小碗接近直筒形,上下几乎一般大,大碗则口宽底窄,而且小碗比大碗高出一截。这就是两只碗的秘密,如此简单。表哥感到奇怪,自己怎么到今天才发现。
⑦儿时一家四口围着方桌吃饭的情景又清晰呈现在眼前,继母给父亲盛好饭菜后,再给他和弟弟盛,兄弟俩每人的碗里都是满满的,然后才轮到她自己,末了常常是父亲看到剩下的饭菜少,又将自己的往继母碗里拨。记忆中的这一幕顿时变得好温馨,好动人。
⑧于是,表哥和弟弟约好,接下来的星期天,带上各自家人,还有那两只碗,到郊外给父母扫墓。
⑨世间有一种无私的爱,因其质朴,因其不事张扬,不求回报,有时即便被爱者也难以觉察,甚至产生误解。但是,爱毕竟是爱,终究有那么一天,这种爱,这种无私会被感觉,被认可,被传递,人的心灵也得以滋润、温暖和净化。
12.读一读文段③的画线句子,揣摩继母当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文段④和文段⑦,说说表哥对继母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写作技巧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⑥对表哥测量大小碗容量的过程写得非常详尽,请说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对继母着墨不多,但继母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继母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17、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 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因谒公( ) (2)觉饥甚而不敢去( )
(3)旁置菜羹而已( ) (4)公取自食之 (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方命坐( 才 )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只 ) 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 名著阅读 ( 共 4 分 )
7.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读书足以怡惰 , 足以傅彩 , 足以长才。” 阅读名著, 加强思考 , 便是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名著 , 交流体会 , 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 , 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家》 《水浒》
所选的名著 :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 , 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 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 ( 如 : 孙悟空 , 三打白骨精 ), 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人物姓名及故事 :
。(2 分 )
(2) 对人物的点评:

。(2 分 )
(二)、现代文阅读: (18分)     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8、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椒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3分)    (1)辣椒营养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辣椒能驱风散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辣椒能增进食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4、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东方网10月29日消息: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饶顺和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目标,把相关数据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时把有关指令发至嫦娥一号卫星。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将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这将改变我国航天测控最远为8万公里的历史,开创新的航天测控纪录。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答题。 (4 分 )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时 ,她居然说 :“ 来拍嘛 , 拍近点 ,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 , 一学生在做值日时 , 积极劳动 , 不料招来 “ 假积极” 的讥讽 , 让其觉得 “ 很受伤 ” 。   到底什么是荣 , 什么是耻?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 由此看来 , 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 , 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 注意说话对象 , 语言要得体 , 易于对方接受。 )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 , 你会对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 , 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面两则材料 , 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 ? 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 , 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 (4 分 )      ①据某报调查 ,15-45 岁这个年龄阶段 , 有近 60% 的人不知道 2006 年 5 月 14 日是什么节日 。当知道这天是 “ 母亲节 ” 时 , 在访问中 , 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 , 也不是特别在乎 , 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 , 这天是外国节日 , 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 , 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 , 约有57% 的中小学生 , 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 , 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 , 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 , 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答: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