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007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五单元月考试卷

2007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
A. 连战先生说:“拜谒中山陵,一种高山仰止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B. 5月9日,莫斯科万人空巷,人民纷纷集会、游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C. “五一”黄金周期间,整个城市的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D. 4月5日,日本政府通过了包括否认、美化侵略的右翼历史教科书。日本一大撮右翼分子弹冠相庆,而大部分亚洲人民则极为愤慨。
3. 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不从细微未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亵渎。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
7.目前两岸关系已成为新闻热点,台湾国、亲两党相继访问大陆。下面的一幅对联目前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请结合你了解的对联知识,说说它最大的特点。(2分)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它最大的特点是
8.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2分)
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国王。”
言外之意是          。
9.根据文意揣摩划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2分)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


(7.该题考查对联的知识(文化常识)。嵌名联,嵌进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名字。(意思说出即可,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可给分)(2分)
8.该题考的是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参考答案:我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每个病人在我心中同等重要)。(2分)
9.该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2分)(对一句给1分)
解析: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构成解说关系,第二和第三分句构成转折关系。第二分句中的 “人比黄花瘦”,第三分句中的“不肯过江东”分别照应第一分句中的“婉约”和“英气”。示例: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1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从下则材料中得出的启示。(1分)
课堂上,老师让一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同时用右手画方,用左手画圆,结果学生画得一团糟。老师说:“你看,这两种图形都没有画好,什么原因?追逐两兔,不如追逐一兔。否则到头来将一事无成。”
启示:
(11、要成功,只能一次选定一个目标,咬住不放,锲而不舍,才能成功。或者:做事要专一,不能一心二用。)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分)
《羊城晚报》2月8日报道:7日早上7时许,广州白云区太和镇谢家村附近发生特大火山。经上千名军民奋力扑救,火势一度得到控制,下午却又火借风势,继续蔓延。到今天上午记者发稿为止,火势已比昨日有所减弱,但仍未得到控制,灭火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
太和特大火山仍未得到控制。
1.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一(4)题。 (6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1)第一行中,加点字“绚”的读音为: 。(1分)    (2)第二行中,加点词“隽永”的意思是: 。(1分)    (3)第三行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2分)    (4)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2分) 1. (1)Xuàn (2)(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3)协、谐(4)示例:①生命是奔腾的江河 ②生命是辽阔的大海 1、联系上文,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物内容。(4分)
有一天,戴着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相遇,她们互相怂恿:“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们摘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过了一会儿,丑回到了海岸上,戴上了本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来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
1、世上有些人常常错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根据上文,概括合情合理即可)

父亲见儿子从学校拿回成绩单,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快念给我听听。”儿子看了父亲一眼,胆怯地打开成绩单念道:“语文52,数学48,共计100分。”“ ”儿子听了,忍不住“扑哧”笑了。“看,一表扬你就骄傲了,”父亲扳起脸来说,“要继续努力。”
嗯,你‘共计’这门考得不错。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交友的标准关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                 ,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二)1、(1)多    (2)洗涤   (3)沾染(污秽)   (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   (6)立   (7)很少    (8)应当
2、(1)的    (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    (3)这件事   (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