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综合复习


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综合复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填空题。
《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_____________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__________(朝代) 学家,撰《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巘( )
溯( ) 漱( ) 嶂( ) 襄( ) 属( )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巘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5.理解性背诵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⑵写山高峻的句子: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⑶写夏水水势凶险的句子:
水流湍急的句子:
⑷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⑸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6.探讨:
⑴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⑵.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⑶“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⑸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⑹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⑺由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⑻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⑼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⑽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短文两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 ,号 ,有“ ”之称。谢中书即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歇(    )
⑶夕日欲颓(    )  ⑷沉鳞竞跃(    )
⑸答谢中书书( ) ⑹四时俱备(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是欲界之仙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探讨
⑴.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⑶.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⑷.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⑸.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⑹发挥想像,描述一下画浪线句子所呈现的景象。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填空题。
苏轼,_____宋著名的___________.与其父 、其兄 合称“三苏”。他们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 、 、 ,以及唐代的 、 。
2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探讨
⑴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⑵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 ,再 ,最后 。
⑶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⑷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
⑸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⑹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 )雷霆( )艨艟( )乘骑( )如履平地( )
倏尔( )一舸无迹( )善泅者( )罗绮( )僦赁(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吞天沃日( )
③则一舸无迹( ) 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 ( )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 ( )
⑦倏尔黄烟四起( ) ⑧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3.理解性背诵
⑴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⑵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⑶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⑷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⑸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5.探讨
⑴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______而______ ,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 写“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⑵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⑶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⑷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⑸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⑹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⑺.第一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

⑻.上文第二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么?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沆砀( )(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4.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⑵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⑶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探讨
⑴文章的文眼是 (一个字)作者写“雪”是按什么顺序?
⑵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⑶.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⑷“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⑸“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⑹“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

⑺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⑻“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⑼..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⑽请你写出两句写雪景的诗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