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樱桃园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樱桃园镇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初一语文)
命题人:张广奎 审题人:王建国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将相应汉字工整地写入田字格内。(见答案页)
2.根据课文填空
⑴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社戏》属于 (体裁)。
⑵ “苏门三学士”是指 、 、 。
⑶“岁寒三友”指的是: 、 、 三种植物。
⑷中秋之夜,东坡先生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发出对天下所有人的祝福是:
, 。
⑸《秋词》(刘禹锡)一诗中,将“胜春朝”的秋景与诗人豪情融合在一起的
诗句是: , 。
⑹ ,清风半夜鸣蝉。
3. 写一句反映冬天景色的诗句: , 。
4.下列各组加点字拼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
A呜咽 砾石 着落 茅塞顿开
B迸溅 湍急 嘈杂 锲而不舍
C蕴藻 轮廓 应和 气势磅礴
D蓑衣 沿溯 贮蓄 根深蒂固
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憧憬 小心冀冀 肇祸 记忆优心 春华秋实
B雕缕 摹然回首 雉气 群英荟粹 不言而渝
C怠慢 陈词烂调 蝉娟 邪魔鬼崇 慢不经心
D静谧 冥思苦想 跻身 谈笑风生 灵宵宝殿
6.选出修辞手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B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①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②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7.下面的语句是一幅对联的上联,其后面有四句下联,请选出最贴切的一句。(注意:词性、平仄、对仗工整)
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 下联: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催萤火到满园
8. 填写时鲜词语。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及其它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例如“希望工程”、“炒鱿鱼”、“电子邮件”等,请再举两个例子,写在横线上。
⑴ ⑵
9.结合上下文的意思,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现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 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10.对《青年人》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青年人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A劝告青年人做个诗人,时间正为你翻着书页,赶快动手认真描写吧!
B全诗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C诗人把青年人的生命比作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当做不断被书写的历史
D诗人语重心长地劝勉、告诫青年人应珍惜青春,切莫虚度年华。
10.
11.某处草坪需立一块启示牌,告诉人们不能践踏草坪,下列最好的一条评语是( )
A践踏草坪是不文明行为!
B禁止践踏草坪,违者罚款!
C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
D小草纤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住您粗暴的践踏?
二、阅读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回答:
12.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 峡、巫峡和 峡。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略无阙处    ⑵沿溯阻绝
⑶虽乘奔御风 ⑷飞漱其间
14下面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选出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诗句(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文中描写渔者歌是为了突出:
17翻译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二)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回答: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 ) ②衡乃与其佣作 ( )
③资给以书 ( ) ④遂成大学 ( )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20.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匡衡的刻苦勤学精神?
第一件事: 。
第二件事: 。
2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
(三)济南的冬天(片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回答:
22.第一段主要描写的是: 。
23.作者在第一段中紧紧围绕“ ”字写景,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 、 、 、 的雪景,就像一幅画徐徐展开。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中“微微”与“微黄的阳光斜射”相呼应,显出颜色的浅、淡,“粉色”是夕阳斜照在雪上呈现出来的颜色,
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句话写出了济南小山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秀气”是清秀、文雅的意思。
D“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句话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济南小山的娇态。
25文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中,两个“卧”字用的非常妙,试分析。

(四)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回答:
2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筹借 长膘 蠕动 抓阄
27.小说前半部分有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请写下来。它主要有哪些作用?
(注意自然环境与刻画人物的关系)
答:写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
28.“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
29.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宇以内)(4分)
答:
(三)写作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呀,只要你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其实美就在你身边。请以“美就在我身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3.字体要工整。
4.不少于500字。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