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河源市老龙中学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终复习题

河源市老龙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终复习题(答案)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整合(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轩榭(xiè) 怅然(chàng) 充沛(pèi)
B.镂空(lǚ) 肆虐(nüè) 窥伺(kuī)
C.弧形(hú) 涟漪(yī) 凝眸(móu)
D.匀称(chèn) 恫吓(dòng) 游弋(yì)
2.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水涨船高 首曲一指
B.高不可攀 先发制人 轻举妄动 摇身一变
C.招摇过市 发人深醒 玩物丧志 庞然大物
D.黔驴技穷 秋毫无犯 废寝忘食 悠然自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C.“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这句话
没有毛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深秋的河源万绿园是人们欣赏红叶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按下列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采菊东篱下, 。(《饮酒》)
⑵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

⑶写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雪景的千古绝唱:
, 。
⑷《陋室铭》中与“世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蛟龙”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拟人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细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小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海日生残夜。
行舟绿水前,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乡书何处达?
风正一帆悬,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题目中的“次”,原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游子) 的感情。(2分)
(二)细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2分)
2.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实词。(2分)
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可——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
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2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而——
⑵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 甚——
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答:
(三)躺在母亲身边(13分)
⑴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⑵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⑶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⑷“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⑸“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⑹“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⑺“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⑻“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⑼“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⑽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A: B: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⑴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答:

⑵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答:

3.阅读第⑵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答:

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

5.第⑽⑾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6.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

(四)阅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11分)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⑴ ;⑵ 。
2.第③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3.第⑦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⑴ ;⑵ ;⑶ 。(3分)
第⑧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
。(1分)
4.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3分)
答:

三、写作训练(50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可能曾经做过傻事,或遇到过失败,或有过后悔,或流过伤心的泪……但正是这些经历,促成你逐步增长了知识,感受了人生,获得了启迪,体验了纯真……请“ 告诉我”为题目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过错、失败、挫折、不幸、懊悔、眼泪……”②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河源市老龙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终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
1.B 2.A 3.A 4.D 5.B
6.⑴终日不成章 悠然见南山 ⑵天街下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⑷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阅读理解
(一)1.A 2.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2.⑴值得 ⑵玩弄
3.⑴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⑵从;十分,很
4.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⑵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14.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1.A.备受 B.惊喜 2.(1)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3.排比,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4.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
5.插叙 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6.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四)1.⑴交假币自责愧疚,⑵表心意深受教育。(意近即可)(2分)
2不能。这一段交待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1分)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
(1分)(意近即可)
3.⑴老教授穿着寒酸;(1分)⑵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1分)⑶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1分)。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1分)(共4分,意近即可)
4.示例:辰:可以及时直接向教授说明情况,表达内疚,向老师认错。免得内心长时间受到良心谴责。(1分)(言之有理即可)
老教授:可以暗地里找辰谈话,及时指出他的错误,也可以允诺辰缓交学费或帮代交学费,这样可以让辰及时明白并纠正自己的错误。(2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训练(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