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黔之驴》教案13

《黔之驴》
作者:柳宗元
教学目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 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 窥kuī 骇hài 遁dùn 胜怒:shèng
噬shì 狎xiá 踉liáng 憖 yìn (hǎ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 却 以为神: 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 偷看 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 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 以为且噬己也:将 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 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 益狎: 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 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 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 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 乃去:才离开
因跳踉大阚:于是。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 至:到了
稍:渐渐 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 (名作动) 止:只仅
尽: 吃光 (用做动词) 断:咬断
问题研讨
1、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词)。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

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驴和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对驴的描写:
体态、声音、动作,(“庞然大物”。“鸣”和“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
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对虎的描写:
动作的有: 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 跳踉……
心理的有: 以为神、觉无异能者、 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3、谁来分析写虎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制敌于死命,虎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4、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    ——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5、黔驴之技有哪些? 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    ——黔驴之技不过一“鸣”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6、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7、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造句——    例①: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②: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例③: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
小结
本文是一篇寓言。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表现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的外强中干。显然,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尤其是抓住了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鸣”、“啼”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1、文章题目为“黔之驴”但笔墨大量写虎,是否“文不对题”?
提示:以虎衬驴,结合社会背景,作者借文嘲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2、 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以据即可。

[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驴: “鸣”“啼”“技止此耳”(庞然大物)  
虎:恐→疑→探→喜→计→吃 (机智勇敢)
附录: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老虎感言:
对于驴子我一开始有些害怕,但是放弃我又不甘心,放弃也不是我的性格。所以就用各种方法试探它,最后还真让我试探出来,原来是个没用的家伙,让我饱餐了一顿。
驴子感言:
我觉得我很冤枉,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被送到这个鬼地方,没有我的同伴,只有一片大森林。看来没有车,也没有磨要拉,我在这儿无所事事,最后还莫名其妙地被一只老虎吃掉,可谁都知道我并不擅长“相扑”啊!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