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第1、6单元测试题

2006级八年级下期语文
第一、六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籍(jí) 迂腐(yū) 颓唐(tuí)
B.奔丧(sāng) 脸郏(jiá) 轻蔑(miè)
C.期年(qī) 朝服衣冠(zhāo) 骁健(xiāo)
D.陨落(yǔn) 唾手可得(tuò) 懵懵懂懂(méng)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
B.雷锋的出现是我们青年的杰出的代表。
C.大家都在工、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D.我们应该说努力去做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3.给下面一段话选出一项最佳比喻句( )
核桃林散发出苹果般的清香,油润的叶子上,反射出点点灯光。警戒的战士游动着,刺刀尖上一明一暗的亮光,
A.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B.就像一只追绕他的萤火虫
C.正是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D.仿佛是天上闪烁的星星
4.下列各句中的“到底”与“这到底是什么幻景?”中的“到底”意思一致的是( )
A.新方法到底实验成功了。
B.我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C.到底还是你们做得好!
D.你跟他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5.下面几项对课文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
B.《永久的悔》是季羡林中年时对母亲往事的回忆。
C.《铁骑兵》是现代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乡散文,有别于其他的散文风格。
D.《苏珊·安东尼》是美国作家记述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
6.对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7.选出没有用通假字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C.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D.曰:“请说之。”
8.选出作家作品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细柳营》——司马迁——西夏汉阳人
B.《孙权劝学》——司马光——陕州下县人
C.《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南宋历城人
D.《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代高邮人
9.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记叙了墨子在宋国即将进攻楚国之际,凭借谋略阻止了战争的发生。
B.《祖逖北伐》展示了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祖逖为国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C.《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歌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的艰苦生活及思乡之情。
D.《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邹忌从生活小事情悟出的治国道理的故事,说明纳谏的技巧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10.用原文填空
① ,杨柳依依。
②杨柳青青着地垂, 。
③《采薇》中抒发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④《清平乐·村居》中表现老人散淡安闲生活的诗句是
, 。
⑤请你从积累的古文诗文中,写出一组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完整诗句:
⑥请写出一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理解
(一)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
2.选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这泪水是 的泪水。
3.选文中写“父亲”的外貌时,“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才替母亲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的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暗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4.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时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为“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为“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为“我”与父亲告别时,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为“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5.“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怕他看见”是因为 ,“怕别人看见”是因为 。
(二)铁匠教子
从前有一个铁匠,他的儿子是个懒蛋,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铁匠有劲干活的年月里,家中生活还过得去,可是他年迈力衰了,生活就显得十分穷困。一次,铁匠把老伴叫过来说道:
“我们真倒霉,养了个坏儿子,是个一无所长的懒汉。要是他再不学着干活,我们的家产就得让他坐吃山空,他自己也的饿死。我和你年老体弱,应当让他挣钱糊口了。从今天起就得着手教他。”
老伴愁绪满腹,她深知儿子一个小钱也挣不着。她对儿子又溺爱,就给了他一个硬币,说道:“出去找个地方过一天,晚上回家,把这钱给你爹,就说是你自己挣来的。”
儿子依葫芦画瓢按母亲的意思办了。父亲接过他的钱,在手中挥动了几下,又用鼻子闻了闻,就扔进了壁炉里,开口说道:
“这不是你亲手挣的钱。”
次日,母亲又给了儿子一个硬币,嘱咐道:
“出去吧,一整日别回来,多跑跑逛逛,晚上回来就疲倦了。这样你爹就信以为真,以为钱确实是你自己挣的了。”
儿子又遵嘱行事,晚间回来,把钱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来,又挥动了几下,接着扔进了壁炉里,老爹说:
“你又骗我来了,这钱绝不是你亲手挣的。”
老母亲明白了,溺爱儿子是无济于事的。老爹扔钱时,儿子脸上的肌肉纹丝不动,因为他不知道挣钱是多么艰难,于是对儿子说道:
“你爹是骗不了的,你明白吗?别让他生气了,找个地方干活去,学点手艺,不管挣几个钱,都要交给你爹。让他知道你能自食其力。”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儿子走了一个星期,不知去向。他帮人家干家务,又帮人下地干活。一会儿向这个师傅学手艺,一会儿又向另一个师傅学技术。就这样挣了一把钱,带回家来交给了父亲,老父亲把钱从一只手倒向另一只手,闻了闻,就把钱又扔进了壁炉。
“我相信这钱是你挣的。”
儿子感到十分委屈,于是一头扑进了壁炉,从灼热的炉火中,一个一个地把那些钱币掏了出来,并大声嚷道:
“你干什么!为了挣这些钱,我从早到晚干了一星期的活儿,可你拿它们不当回事儿,就扔进了炉子里。”
父亲看了看儿子,笑了:
“现在我真相信了,这才是你自己挣的钱,也知道这钱来的不易。别人给你的钱,你是豪不可惜的,可为了自己挣的钱,就一头扑进火里去。我再不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羞耻了。”
1.为什么父亲觉得“从今天起得着手教他”?

2.你对母亲开始的行为有何看法?

3.父亲凭什么判断这钱不是儿子亲手挣的?

4.为什么前两次扔钱时儿子无动于衷,而后一次扔钱,儿子却“一头扑进了壁炉”?

5.你怎样评价文中的父亲?

6.展开想象,写一段“儿子”帮人干活时情景的描写?(100字左右)

(三)丑母
少女时代的母亲美丽动人,有众多的追求者。母亲在这些追求者中选择了她的白马王子,在唢呐声中结束了少女时代。可幸福的红晕还没有完全消失,意外的灾祸就无情地在母亲的脸上留下两道刺眼的伤痕。
从此,母亲成了远近闻名的丑女人。
更大的不幸接踵而来,一张离婚证书犹如把锋利的锯残酷地割裂了母亲用幻想和痴情构筑的家。母亲的痛心可想而知。
这时候,作为“右派”的父亲被那阵风从省城卷回母亲的村庄。在劳动中,父亲发现了母亲面孔后面的美丽,开始去抹平母亲心灵的创伤。而父亲的伤口,也在母亲的抚慰下慢慢愈合。两个受伤的人,组成了一个温馨坚固的家,有了我们兄弟姐妹。
12岁那年我到距家两公里半的镇中念初中。镇中条件差不能住校,就只好早出晚归。那时,父亲已经重新回到省城工作,家里没有钟,更别奢想母亲能有块手表,因为不好估量时间,母亲有时起床做好饭,左等右等不到天亮。这时,母亲就坐在火塘边打一会儿盹,不敢上床去睡,生怕睡过了头耽误了儿子上学。而那时我又不懂事,母亲有时叫晚了,起床后就一边哭丧着脸怪罪母亲,一边提书包往外跑。没逢这种情形,母亲就急忙追赶我,把饭盒塞进我的书包,从未因此生过气。这样熬过了三年。
少年的我,除了不能体量母亲之外,还对母亲心存芥蒂。我不愿让我同学知道我有个丑母,所以嘱咐母亲尽量不要到学校来看我。记得有一次跟母亲赌气两天没回家,这是冬季,天空飘飘洒洒下起了多年未见的大雪。我在教室里瑟缩着,突然看见母亲手拿大衣满头满身雪花立在教室门口。许多同学把目光一齐转向母亲。我心里徒升起的暖意被少年的虚荣一下子击的粉碎。只觉得母亲脸上的两道伤疤在同学的目光里格外闪亮。我羞愧满面地低头走出教室,含着泪恶狠狠地抛给了跟在身后的母亲一句话:“你来干什么?”说完夺过大衣就走,把母亲独自留在冰冷的风雪中。
到了18岁那年,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把我从母亲身边带到了异乡清冷的街道,独自用孱弱的身躯遮挡世俗的风风雨雨。这时候,常会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想起母亲。想母亲饱经沧桑的脸、火塘边的瞌睡的眼、风雪中手拿大衣的身影。每当想起这些,眼泪慢慢地流下来,心,像被慢慢地撕扯开来,很疼痛。于是,就多次给母亲写信,向母亲诉说思念之情。有一次发了疯似的想吃母亲亲手做的咸菜,母亲收信后就准备了两瓶咸菜,外加一瓶母亲当年种植的花生,寄给千山万水外的儿子。因怕破损,母亲请人钉了厚厚的木箱。当我从邮局取出木箱时,
营业员看着木箱上密密麻麻的钉子印,奇怪地说:“这是什么东西?”可他哪里会懂得,我双手捧着的,是母亲那颗沉甸甸暖融融的心啊!
想起母亲,我双眼满泪水。母亲给予我们的,在物质上十分有限。为了节约下一分一厘来供我们凶妹读书,母亲常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甚至生病也不去看医生,总是顶着熬着,与病魔拼搏甚至是殊死搏斗。但在精神上给予我们的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母亲让我们从小就懂得什么叫坚强,使我们兄妹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打击,都能勇敢地面对人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接踵而来( ) 温馨( ) 拮据( )
孱 弱( ) 芥蒂( ) 瑟缩( )
2.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一张离婚证书犹如把锋利的锯残酷地割裂了母亲用幻想和痴情构筑的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遭遇不幸的母亲,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儿女身上,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说一说,母亲对儿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那些琐事上?

5.“每当想起这些,眼泪慢慢地流下来,心,像被慢慢地撕扯开来,很疼痛”说说这是怎么样的泪?心里为什么会很痛?

6.“作为‘右派’的父亲被那阵风从省城卷回到母亲的村庄”一句,“那阵风”指 ,“卷回母亲的村庄”说明 。
7.当身处异乡,夜阑人静时想起母亲,“想母亲饱经沧桑的脸、火塘边的瞌睡的眼、风雪中手拿大衣的身影”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一些语句,或者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义,这样的语句称之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①少年的我,除了不能体量母亲之外,还对母亲心存芥蒂。

②每当想起这些,眼泪慢慢地流下来,心,像被慢慢地撕扯开来,很疼痛。

③想起母亲,我双眼满泪水。

9.“母亲给予我们的,在物质上十分有限。”“但在精神上给予我们的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巨大的精神财富指什么而言?

三、语言运用
1.假如你不小心把小强同学的一本新书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应该对小强同学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2.模仿例句写句子。
例句: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

3.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色; , 。
, 。
4.1995年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由于次年将是秘书长改选年,因此,人们都在想方设法打听“小道消息”。在联合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当时任秘书长的加利:“明年是秘书长选举年,你是否考虑过将竞选连任下届秘书长?”只见加利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答道:“古埃及有一句谚语‘旧鞋好穿’。”全场当即为之一震。
针对记者的提问,加利的回答生动形象而有巧妙得体,他主要表达了两种信息: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的字词
修八尺 旦日,客从外来
能谤讥于市朝 期年之后
2.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
通 通
3.邹忌为什么要对威王进行讽谏?

4.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5.威王纳谏后,有何举措,有何效果?

6.邹忌明白自己受了欺骗,你是否认为欺骗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品质呢?请举列说明。

四、作文
小草感谢春风,花朵感谢阳光,禾苗感谢农民,鱼儿感谢河流……我们的成长,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