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6

15.1《两种电荷》教案
【课标要求】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原子结构及元电荷e=1.6×10-19C。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和区别,能判别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4、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图片,刚才从大屏幕上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还有闪电和美丽的庆云夜景以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夜景。
师:这些都与什么有关?那么,你们想了解电的有关知识吗?好!这节我就带大家进入电的世界。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师:摩擦后气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师:对!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问题──两种电荷。(板书)
  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下面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说一下实验的做法:
学生实验:先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圆珠笔、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塑料尺、塑料梳子、圆珠笔和头发(玻璃棒和丝绸布、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学生实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这两次实验现象相同吗?被摩擦过的物体为什么会吸引碎纸屑?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板书)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摩擦起电。
提问: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①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②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
  ③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
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①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将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②用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将一根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橡胶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③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 此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带的电荷不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就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用绸布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 电荷量
接下来我们做两个练习题:
练习:1.用摩擦过的物体去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吸引过来,能不能判断该物体带了电?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
2.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   电,C带  电。
  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判断。
我们还可以用验电器来检验(出示验电器并介绍构造)。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实验,看用验电器能否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先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2.再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3.最后用力摩擦橡胶棒,再将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可见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荷?金属箔片为什么会张开?(带负电荷,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验电器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
老师演示3步。
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带电多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角大。)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我们把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带电的云所带的电荷约几十库。
4.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带上了电荷、雷雨云也带上了电荷,电荷从哪里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933页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的内容就明白了。阅读后,请回答: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3)最小电荷的电荷量是多少?
5.电荷定向移动 导体和绝缘体
演示实验:
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说明金属杆中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可见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你知道常见的导体有什么吗?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大地等。
2.接着老师让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塑料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杆定向移动。)
由于塑料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可见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就把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结合课本回顾一下,然后归纳。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