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3

课题
燃烧和灭火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初步掌握火灾现场的一些自救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2.通过对易燃易爆物的学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
3.通过对燃烧和爆炸利弊的分析,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
1.探究燃烧的条件
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活 动
二次备课

情



问题1: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要通过燃烧获取能量。你能举出生活中发生燃烧的例子吗?这些燃烧现象都有基本哪些特征?这些燃烧现象,哪些对人们生活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问题2: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司空见惯、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教师提出问题1,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播放“生活中的燃烧”的有关视频,组织学生竞答,看谁答得快、答得多、答得对,并及时进行评价。
引出课题: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燃烧与灭火》。板书本节课题

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条件。进而设问是不是有了氧气物质就能燃烧呢?由此引入“燃烧条件”的学习。



自



1.燃烧是 与 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反应。
2.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② ;③ 。
3.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 ;② ;
③ 。
4.常用的灭火器有 、 、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可用 。
5.可燃物在 的空间里急剧的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自主完成同步学习学习情况


探




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
问题1:燃烧需要氧气,除了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问题2:有了可燃物和氧气,就能发生燃烧现象?
【实验7-1】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问题1: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例1】“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巩固练习1】
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
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问题1: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思考]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者放入较多的蔬菜。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可用水扑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上的一片树木砍掉。
实验7-2灭火方法
问题2: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为什么用火柴不容易点燃木块,刮成刨花后容易被点燃?为什么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
问题3: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火焰却越扇越旺?
【例2】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
D.隔绝空气
【巩固练习2】下列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仍可继续前行
B.矿井内充满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马上点燃除去
C.桌面上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抺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问题3:常见的灭火器有几种?你能知道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吗?

题4: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假如你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
知识点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问题1:什么是爆炸?燃烧都会引起爆炸吗?
问题2:为什么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场所会出现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问题3:爆炸都是由燃烧引起的吗?
【例3】下图所示的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巩固练习2】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开灯,将煤气开关关闭
B.开灯,寻找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D.向室内喷水,使煤气溶解在水中,防止其燃烧
演示:将小木条、纸条、小石块、红砖块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烧。通过观察到的现象,组织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检验,讨论、交流。认识: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通过生活周围很多可燃物不燃烧的现象,引导分析、讨论,认识: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

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提醒注意体会: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归纳、总结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⑴可燃物;
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同的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分析:纸火锅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到纸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题指导: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
过渡:我们知道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那么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应如何灭火呢?

组织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生活中灭火的实例”进行讨论、交流,认识燃烧与灭火的关系,得出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中的任何一个条件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灭火的原理
分组讨论、交流,明确: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一般不可以改变;物质燃烧的现象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还要受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服务员用盖子将空气与酒精隔离开来而达到熄灭酒精火锅目的
答案:D
解题指导:破坏燃烧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灭火。解题时对照分析
导学生分析判断
阅读教材P131,“表7-2”。说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多媒体播放]火灾时的自救方法。观看,回答,了解火场逃生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2及P133图7-1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燃烧引起爆炸的原因
2.明确: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固体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在加热或点燃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认识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 爆炸并非都由燃烧引起,如锅炉爆炸往往由气压过大引起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答案:(1)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或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①②
(3)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合理均可)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


梳理整合


达标测试
1.2011年2月3日除夕之夜,东北第一高的首家白金五星级酒店沈阳皇朝万鑫酒店突然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火灾系因燃放烟花不慎引起楼体外部燃烧所致。关于烟花在火灾中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李扬同学用家用燃气炉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吹灭火焰 B.关闭出气阀 C.喷水降温 D.用湿抹布扑盖
3.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

4.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支燃烧现象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5.2011年5月6日,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发生森林火灾,
3900多名消防队员紧急奔赴火场。
⑴他们有的使用风力灭火机强力灭火(如图1),它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12级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扑灭,其原理是                     ;武警部队官兵在大兴安岭林区5号火场构筑防火隔离带(如图2),其灭火原理又是              ;

⑵四架直升机轮番进行洒水灭火(如图3),水在灭火中起    作用。
6.新华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如右图),他们惊奇的发现,镁竟然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回答:
⑴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⑵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请写出一点 。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教材P135 第3、5、6题
课外作业:同步学习中开放性作业

教后
反思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