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9 赤壁赋 教学设计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课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本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翻译全文,掌握文章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导入
全班背诵《赤壁赋》第二、三段。
目标出示。
鉴赏文本,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三、鉴赏第一、二段。
(一)、齐读第一段,请你找出写景、写事的句子,仔细品味,体会诗人情感。(自主鉴赏,展示交流。)
(二)、齐读第二段。
1、请你分析一下第一层中“美人”意象。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2、作者是怎么描写箫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鉴赏第三、四段。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3)、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4)、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明确: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5)、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拓展与练习,背诵四五段。
八、板书设计。
赤壁赋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