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1.社戏》教学设计教案

 社  戏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 尝试鉴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 : 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三个人物的性格,体会农民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社戏》中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体会景物、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好处,一同分享作者童年与乡村少年玩耍的乐趣;  2、简要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特征,归纳文章主旨;  3、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难点: 1、(1)看戏时间;(2)平桥乐土、寻船周折等与赵庄看戏的关系(铺垫);(3)有关京剧的常识(例如,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学生缺乏积累);(4)由于作品容量大,所以课时紧,任务重:既要培养学生默读、速读、朗读的能力,又要训练思考、理解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设想 : 兴趣教学:教学中紧紧抓住“看戏”这条线索,紧紧扣住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出童心童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初一小学生,讲课一定要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谈话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要委婉,调动阅读作品的兴趣。  写作设计 : 抓住这次学习典范作品的极好机会,安排一次“回忆童年往事”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感情,进行团结、友爱、诚实等品质的自我教育。  教具准备 : 1、黑色识字板儿(长20cm 宽10cm)10面  2、竹笛1支  3、彩粉笔若干  4、小黑板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解题    1、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吗?好,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去鲁迅的故乡,看一场‘戏’去,好吗?”  2、板书课题:《社戏》  板书作者:鲁迅  3、回忆鲁迅:  (1)我们想去鲁迅的家乡去看戏,那鲁迅家乡在哪里呢?(浙江 绍兴)  (2)(小黑板填空):  A  1881—1936  B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 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叙事散文 —《朝花夕拾》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接触《社戏》:  A体裁:小说  这篇小说写得也很精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文中的“我”叫什么名字?(迅哥儿)这个人物是根据童年“鲁迅”的经历而虚构的。  B 写《社戏》时,作者已经多大年纪了?(结合文后的暑期推算)  1922-1881=41(岁)  C 看戏的往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因为“我”当时十一二岁,而写《社戏》时已经41岁了,因此已过去41- 11= 30年了。  D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而往事却历历在目。从回忆中,作者有着哪些深刻感悟呢?  二、揭示全课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三 明确本节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清故事情节;  3、探讨第一部分——“平桥乐土”的内容和作用。  四 课堂达标  (一)给作品中的生字,在原文的生字旁边注音,重要的词语稍加注释。  (二)检查预习情况,用黑色识字板展示:(24个)  惮   踱   颇   撮   楫  棹 伊  归省  行辈 絮叨 撺掇  凫水  潺潺  踊跃  自失  弥散  蕴藻  漂渺 宛转  悠扬  喝采 罗汉豆  旺相  桕树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找出段落的起讫:  教师提供下列情节——  平桥乐土   寻船周折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                        (1~4)     (5~9)    (10~13)  (14~21)                        月下归航    偷豆吃豆    偷豆余波     往事难忘  (22~23)  (24~30)  (31~39)     (40)  (四) 阅读“平桥乐土”部分   1、什么是社戏?  (“社”中每年所上演的“年规戏”。)  2、看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浙江省 绍兴城外 鲁镇附近 平桥村的临村——赵庄)  3、陪我看戏的是哪些小朋友?他们待我如何?  (1)双喜、阿发、桂生等一群小朋友  (2)(A)伴我游戏  (B)钓虾、放牛  (C)陪我看戏  ——友好、亲密  4、平桥村的老人们是些什么人?待我怎样?  (A)种田、打鱼 (B)不说“犯上”  —— 老人们 勤劳、善良   5、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看戏)  6、大约是在什么时间(季节)去看戏的?根据是什么?  春末夏初  根据:(1)扫墓后(2)豆,罗汉豆(夏)  (3)麦(立夏麦呲牙)  7、他们是怎么去看戏的?为什么非要乘船去?  (1) 乘船(2)因为  A鲁迅家乡在江南,江南是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B 桥村“临河”, 乘船方便;C 连六一公公卖罗汉豆都是划船去的。  8、写“平桥乐土”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得以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  9、平桥村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是我的乐土——“乐”。  五、回顾所讲部分  六、布置作业  1、看戏前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预习课后练习(第95页)的“二”题的第1小题:(请在书本上勾画)      作者写夏夜行船,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试把表现这些感觉的语句分别摘出来,说说作者是怎样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七、板书设计                 《社戏》  一、鲁迅              二、故事情节        三  人物              四、平桥乐土  1 18811936                               我”                     1 “乐”  2 浙江 绍兴城                          2  双喜               亲密  友好  3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  阿发                 勤劳  善良  “4 原名 周树人                          4  六一公公              2  目的        5 叙事散文                                                 铺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课目标  1学习“寻船周折”和“夏夜行船”部分;  2、体会烘托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默读5~9段“寻船周折”,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1)看戏之前遇到什么问题?(2)我的心情如何?(3)老人们关注我的心情吗?  2、(1)船找到了没有?(2)由谁找到的?  (3)找到后又遇到什么问题?(4)这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3、作者把“寻船周折”写得一波三折,目的是什么?  归结:(1)看戏之前,没大船,因为小船不安全;“我”急得要哭。(2)大船是由双喜找到的,找到后,又没大人陪我去;结果双喜提议——由小伙伴们一同陪我去,母亲和外祖母都不放心,没有同意;双喜提出“写包票”等四条理由,看戏才如愿以偿。(3)作品之所以把“看戏周折”写得如此细腻,目的就在于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急”。  三、欣赏“夏夜行船”部分:  1听读录音带(或教师范读)  注意(1)景物描写部分,要朗读出诗情画意 (2)速度要轻快些  2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样子,放声朗读、速读。  3回答问题:  (1)整体感悟:“夏夜行船”中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答:一是急切的心情,原因是怕晚了;二是惬意、舒服、欢快、愉悦的心情,原因是看戏如愿以偿了。  (2)体会写法:这种急切而愉悦的心情是从哪些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看书体会,并讨论。 A 动作迅速   跳  拔  拔  点  磕  退  上  “飞”  B 景物之动   a 清香……扑面吹来  b 连山……踊跃跑去  (以动写静) C 心里所感   慢  D 耳朵所听   a似乎……歌吹    b大概横笛……宛转、悠扬  E  望眼欲穿   依稀的赵庄……真在眼前了  (3)、挖掘作用:作者描写“夏夜行船”的种种感受,用意是什么?   答:烘托“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再现童年夜出看戏的无限欢乐(这种欢乐,并不完全在于看戏本身)——“切”。  (4)笛子独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用横笛为学生演奏一段曲子,如《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宛转”“悠扬”的含义,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四、课堂训练  1、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1)填写传神的动词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石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本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动作描写  写出了小伙伴们架船技术的高超、娴熟,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为什么说山“踊跃”?  答:“踊跃”,跳跃。由于船行之快,自然两岸的连山就有一种向后快速移动的感觉;又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看到的连山只是大致的轮廓——“铁的兽脊”一样;“兽脊”快速向后移动,便有跳跃之感,即“踊跃”的感觉。把静态的连山写动了,烘托了“我”急迫的心情。  五、课下作业   1、摘抄:在笔记本上摘抄10至13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2、练习:(课后练习一)通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理清从望见戏台到离开戏台的情节脉络。                                   第三课时  一、明确本节目标  1、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重点);  2、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  3、 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重点)。  二、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  1、快速默读第14~21段“赵庄看戏”部分  2、找出顺次出场的演员  3、排列次序(出示小黑板)  (1)红衫小丑 (2)老旦  (3)小旦 (4)老的小生 (5)蛇精、老虎 (6)铁头老生  答:(6)(3)(5)(4)(1)(2)  4、找一名优生复述一下“看戏”情节           铁头老生 小旦  蛇精、老虎  老的小生  红衫小丑  老旦  5、“我”对赵庄夜戏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两个字概括)  A 扫兴  B 遗憾 C晦气 D点背  总之,也可用一个字概括为——“憾”。  三、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爽  1、 请找出两处修辞?用意是什么?  (1)“戏台……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隔。”  比喻 用意:写出了回望中戏台夜景的美,表达出留恋的心情。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比喻   用意:富有童话色彩,渲染了轻松、愉悦的心情。  2、“连几个夜渔的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补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用意:侧面衬托,衬托行船之快、架船技术高。  四、 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  1、快速阅读第24~30段“偷豆吃豆”部分; 2、讨论:你认为在“偷豆吃豆”过程中,哪个孩子最可爱?说说理由。  (1)桂生——机灵——提议“偷豆呀!”  (2)双喜——心眼多——A “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B  怕挨骂,偷六一家的  C  考虑八叔油盐之事  (3)阿发——憨厚——“往来的摸了一回”“偷我们家的吧……”  (4)孩子们——可爱——分工合作:“摇”“火”“剥”“煮”“洗”“抛”    对付八叔:“八癞子”  3、总结:“我”对“偷豆吃豆”的感受是    (一个字)。答:趣。  五、课下作业  1、默读本节所学部分  2、自己复述“赵庄看戏”和“偷豆吃豆”情节  3、设置悬念:可以说孩子们闯下了大祸,那么,结局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jxzy888666                                 第四课时  一、明确本节目标  1、了解“偷豆余波”;  2、分析六一公公的形象;  3、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三、了解“偷豆余波”  1、 请大家用红色波浪线,画出六一公公所说的四句话,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老六一说话的内容:  2、(1)嗔怪    (2)询问    (3)送豆   (4)夸奖  3、 请一名同学朗读31至39自然段,讨论:  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总结: 热情、豁达(“请客?—应该的。”)、朴实、善良、厚道(“送豆”)的农民形象。  4、 踏坏豆田,反得夸奖和馈送,“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怪”(奇怪)  四、 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1、 教师范读第40段;  2、讨论:“那夜似的好豆”真有那么好吃吗?“那夜似的好戏” 真有那么好看吗?  答:那夜的豆可能很好吃;但那夜的戏并非那么好看。  3、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总结:在看戏的过程中,有小伙伴为伴,一起驶船,一起说笑,一起吃喝,乡间午夜的美景令我陶醉,几十年后,这些成为我童年美好、甜蜜的回忆,突出了对乡间少年诚挚情谊的怀恋——“恋”。  五、概括主旨    小说回忆了“我”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难忘经历,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图景,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刻画了淳朴乡民的形象,盛赞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六、 课堂练习  1、在下面故事情节后的小括号里,请用一个字概括出“我”的感受:  寻船周折 (急)  夏夜行船 (切)  往事难忘(恋) 平桥乐土(乐) 赵庄看戏 (憾)          月下归航  (爽) 偷豆吃豆  (趣)  偷豆余波  (怪)      2、朗读全文  七、 课下作业 :课后练习“三”的2、4小题。  八 课下写作训练  1、导写提示  童年,给你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粘知了,捉麻雀,下水淘鱼,偷杏儿,爬树捋榆钱儿,折柳枝做柳笛,跟小伙伴过家家,跳房子,折纸船,养小兔子,跟小朋友争吵打架,到外婆家闯祸,生病时妈妈给我百般呵护,与家人一同外出旅游,与小朋友一起下棋、玩游戏……哪些给你带来了乐趣?哪些给你带来了不悦,甚至是忧伤?让我们珍惜它,让我们用童心稚笔串起这一粒粒珍珠吧。  2、具体要求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