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内容是写读后感。要求学生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写下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同时在交流中受到文化精神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重点)
2.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3.与同学交流发现多写读后感的好处,增强写作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读后感例文。
学生准备:自由地选择喜爱的图书或文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来源:学科网]
1.激趣:读书让我们视野开阔,读书让我们情趣高雅,读书让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读什么书?有没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书或文章?
2.导入:看来书真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啊!大家想不想将平时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自己读书后产生的感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后感”。
设计意图:从“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谈起,引入习作主题,让学生对读后感这一题材的习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学习写读后感做好知识铺垫。
二、了解文体,明确写法
1.什么是读后感:就是把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内容联系自身实际写下来。
2.写读后感的好处: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读过的内容。
3.过渡: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既然写读后感对我们有好处,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写读后感吧!
4.出示范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默读思考:
(1)作者读的是什么书?
(2)这篇习作主要写了什么?
(3)习作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
5.交流明确:习作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内容。第2、3自然段写作者读后的内心感受与现实意义。这部分写得很详细。
6.小结:读后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读”,第二部分是“感”。“感”作为重点应该详细写。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怎么产生的呢?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板书: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要写一篇感情真实,令人感动的读后感,必须要认真读原文,特别是让自己深有感触的内容更要多读、多想,把书读懂、读透了,才能产生丰富的或者深刻的感想体会,一知半解或似懂非懂是写不好读后感的。所以说,“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而“感”是读后感的重点。读后感重点是要把感想、触动写具体。“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没有“读”的“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潜心地读书,不能把书读透,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读后感的写作。范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基本思路,让学生获得读后感写作的感性体验。也可以帮助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套用、活用范文文本的思路和写法,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学习行文布局的方法,降低写作的难度。同时让学生对读后感中的“读”和“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道读后感重在一个“感”字上。
三、思路点拨,学习写作
1.过渡: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的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1)先介绍自己读的是什么文章或书,并概括地写出自己的总体收获。
(2)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可以重点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3)联系实际,具体写自己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
2.老师把这样的思路概括成了读后感“四步法”。
(1)课件出示:
引——开篇点题,介绍内容
议——围绕感点,展开议论
联——围绕感点,联系实际
结——总结感受,首尾呼应
(2)小结:这是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也就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叙述,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启示才是最关键的。
3.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有三大毛病:
课件出示:
毛病一:“读后抄”——就是大量地叙述原文的内容,使得“读”成了重点,而“感”成了次要内容。
毛病二:“感想杂”——就是指整篇文章感想多而杂,没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谈。
毛病三:“感受空”——就是说大话,说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的。
4.怎样避免这三个毛病呢?老师来支一招!
(1)读感结合。写时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既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等;又离不开“感”——写出自己的评价、感想,但对原文的引述应该是概括而简略的,以留出大量篇幅来写“感”,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2)选准感点。一遍一遍地读文章,好好品味。找到文章中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最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切不可面面俱到。 
(3)写出独特感受。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才能避免内容空泛、雷同,真正做到有“感”而发。(板书:情是纽带)
5.文章写好了,该如何拟定题目呢?课件出示读后感题目的三种类型:[来源:Z+xx+k.Com]
(1)读《×××》有感
(2)《×××》读后感[来源:学科网ZXXK]
(3)还可以起正副标题,正标题的内容往往是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见解,副标题就是“读《×××》有感”,或“从《×××》想到……”等,如:
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
——读《铁杵成针》有感
“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就是正标题,下面的“读《铁杵成针》有感”就是副标题。[来源:学。科。网]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强化指导,强调读后感正文内容主要写个人的感悟。通过出示三种常见读后感写作的毛病,避免写作误区,奠定学生写读后感的基本技能。
四、自主写作,评议修改
1.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评点。
PPT出示点评要点:
围绕引文简练、感想突出、议论实在、联系实际、见解贴切、条理清晰等写作要点进行评析。
2.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都是在一遍一遍的修改中改出来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提到的修改要点,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修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写完草稿之后,让学生对照写作要点进行集中修改、个别修改、互相修改,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范文引路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读《小青石》有感[来源:学&科&网Z&X&X&K]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小青石》的文章。①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水冲到岸滩上,过着安适的生活。小黑石觉得很舒服,而小青石却厌恶这种生活,羡慕水晶和玛瑙。后来,小青石被运到城里,铺在街道上。小青石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因为它懂得了一个道理:支持大众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②
读完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在我们身边不也有许许多多像小青石一样默 默 奉 献 ③的人吗?就拿我身边的老师来说吧,他们也有美好的理想,可是他们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出色的人才,选择了与孩子为伴,选择了三尺讲台。从“a、o、e……”“1+1=2”开始,渐渐把我们培养成知识丰富、志向远大的少年。不知不觉间,老师头上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老师再恰当不过了。老师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在他们辛勤的浇灌下,一批又一批淘气的孩子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④
老师多么像小青石啊!他们身上闪烁着小青石铺路精神的光辉。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⑤
行文写法赏析
❶开篇先介绍所读文章的名字,让读者有所了解。
❷简单概括原文内容,概述简明扼要。
❸“默默奉献”一词用得好,准确写出了原文中小青石的精神。
❹第2、3自然段,小作者联系实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
❺结尾点明主题,总结全文。
总评:1.作为读后感,本文能够清楚、简洁地交代所读的文章是什么,大概讲了什么;能够由“读”出发,联系实际谈感想;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了习作主题。全文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2.采用概括的方法对原文内容进行介绍,在谈感受时,以身边的老师为例,重点表达了对“有意义的生活”的理解,可谓有感而发。事例具有代表性,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读后感属于应用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很多孩子对此无从下手,要么大段摘抄,要么写成检讨书。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一、范文引路,指导写法。通过借鉴范文,学生获得了读后感写作的感性体验,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懂得了行文布局的方法,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读后感中“感”是重点。
二、提前干预,突破难点。针对学生读后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读后抄”“感想杂”“感受空”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读感结合”“选准感点”“写出独特感受”。提前进行干预,可以避免学生在写作时走入误区,提高学生作文的成功率。
三、对照要点,反复修改。采用集中修改、自我修改、互相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在修改的同时也提高了作文欣赏的能力。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