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加以介绍。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可以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可以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风俗的看法。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教学目标
1.习作时能够抓住重点,写出特点。(重点)
2.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节日风俗图片;搜集资料,了解家乡风俗。
学生准备:了解家乡风俗。
课时安排
1课时。[来源:学科网]
教学过程
一、诵诗词,吟出悠悠中华情
1.出示诗句指名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分别描写了什么节日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
2.小结:春节、元宵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的相关诗句,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什么是风俗呢?
4.学生交流自己对风俗的看法: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家乡的风俗,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设计意图:由诗句引出猜传统风俗,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从而创设平等、快乐的交流环境。
二、看图片,品味浓浓家乡情[来源:Zxxk.Com]
1.同学们,在中国,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图片。(课件出示节日风俗图片)我请一些同学来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片。
2.多么丰富的习俗,请你来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确定好自己的写作目的,然后选择一种风俗来介绍。[来源:Zxxk.Com]
3.梳理表达重点。
根据习作要求,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是“博学组”和“实践组”。(课件出示)
交流提示:
博学组——多个方面介绍风俗
(1)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3)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实践组——亲身经历、体验风俗
(1)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现场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可以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来历。
4.四人小组,根据“交流提示”相互交流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5.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确立不同的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唤醒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从而打开学生心里的话匣子。通过“交流提示”帮助学生确立写作重点,学会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
三、学方法,描写特别的风俗
1.如何把家乡的风俗习惯写好呢?我们可以学习以下的方法。
2.方法一:恰当运用资料。
(1)会查资料: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
(2)会用资料: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可以介绍风俗的特点、风俗的来历、风俗的寓意等,这些都需要恰当使用资料。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的资料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比例要小一些。
3.方法二:主次分明。
(1)介绍一种风俗:风俗的主要特点要重点写。
(2)写参加活动的亲身经历: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要重点写。
4.方法三:抓住主要特点。
(1)课件出示《北京的春节》片段: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2)赏析品悟写法。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介绍元宵节的风俗的。(作者围绕“悬灯结彩”这个特点,写了各形各色的灯,突出了元宵赏灯风俗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及片段赏析,点拨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表达的主要内容进行主次安排,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从不同方面加以介绍。为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做好铺垫。
四、动笔写,再现风俗的魅力
1.独立成文,把句子写通顺,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以后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3.组织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练习作文,同时通过自评、互评提高作文的修改能力。通过整理“民俗作品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范文引路
元宵灯会
今年元宵节,我们一家人驱车去苏州金鸡湖月光码头,观赏元宵灯会。①在路上,我听爸爸说,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唐代以来就有观灯的风俗,因此,元宵节这天晚上会张灯结彩,间有放烟火、舞龙灯等活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灯节”,每当这个节日的夜晚降临时,都是热闹非凡的。②这让我对这次灯会充满了期待。
来到月光码头时,夜幕已经降临。放眼望去,远处的建筑物上、金鸡湖里的各色游船上、公园里的小山坡上、湖边的小路旁,都闪烁着五彩的灯光。这些灯光互相辉映,让夜晚的金鸡湖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湖边摆满了卖花灯的小摊,小摊上出售的这些灯虽小,却都做工精巧,有传统的八角形花灯、可爱的兔子灯、高雅的玫瑰灯……花样百出,无奇不有。③不少游客手里提着买来的花灯,还在互相比较、欣赏呢。
我们一家人随着人流在灯海④中穿梭,欣赏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灯。一座三角形的小山上,盘旋着一条龙,龙背上的灯跟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让人感觉它好像真的在动。一条长廊里,挂着一盏盏星星灯,每一组星星灯都写着一个星座的名称,仰头观看时,仿佛真的在看夜空中的繁星。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海灯”。远远望去,只见那里是一大片高低起伏的“海水”,“海面”上,一只“渔船”在捕“鱼”,“海”里有“鱼虾”在嬉戏。走近一看,才发现“海水”“渔船”“鱼虾”都是用灯塑造而成的。“海面”上铺满了像皇冠一样的东西,上面全是灯,有的放置得高一点儿,有的则低一点儿,形成了起伏不平的效果,有空隙的地方还被放置了一些条灯。这“大海灯”不知是哪位设计师想出来的,可真有创意。游客们都被吸引过来了,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留念。我想,如果在白天,这片“大海”肯定一点儿也不起眼,但是在夜晚,它便能够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线,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⑤
这次元宵灯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⑥
行文写法赏析
❶开头交代参加了什么活动,以及时间、地点和人物。
❷此处,小作者转述爸爸的话,穿插了对元宵节被称为“灯节”的原因的介绍,自然引出下文。
❸略写了小摊上各式各样的花灯。
❹“灯海”一词,能让人联想到灯会的壮观景象。
❺“大海灯”是灯会中最壮观、最具特色的,因此,小作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但写得细致,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❻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情感,简洁明了。
总评:小作者按参与活动时的游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元宵灯会现场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灯会上展出的许多花灯,习作并没有一一进行细致介绍,而是选择了特色最鲜明的“大海灯”进行了详写,其他的则一笔带过,做到了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与学生们一同分享家乡的风俗特点,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注重前置资料的查询和生活经验的唤起。对于传统风俗,学生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并不重视这些传统风俗,以至于有一些孩子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传统风俗活动的魅力,写出来的文章也显得浅显而平淡。为此,一定要让学生们了解有关于风俗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图片、谈话等方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2.注重选材的安排。在教学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注意详略得当。课堂中,我让学生动笔记录下来自己从哪些不同方面来介绍节日。
3.激发学生的兴趣。家乡的传统风俗是有趣的、有寓意的、有无限魅力的。教学中,要注意情绪饱满,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乐于回答问题的状态,从而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