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统编)六下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设计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写“溅、蕊”等生字,正确书写“诞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
启发的语句。
3.情感与价值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初读课文,查找生字
(板书课题)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


二、学习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三、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是用什么结构来论述的?
三个层次,总—分—总。
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无独有偶……”“更有趣的是……”的作用:过渡和递进。


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六、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七、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2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波义耳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微”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2)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波义耳问了些什么问题。
  (3)再读第3自然段,交流波义耳的研究结果。
  (4)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波义耳
紫罗兰遇
盐酸变红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3.学习第二个事例。
(1)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2)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3)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4)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1)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2)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第1、2自然段。
读第1、2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读第6~7自然段。
(2)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第7自然段第一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观点:团结就是力量。师:请学生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
2.学生自由谈。(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事例的搜集,可以来自于书籍、网络、经历……在描述时,要紧扣所要说明的观点,做到描述严谨、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设计很新颖,教学思路很清晰,教学语言很精练。我主要运用了表格,采用了“教—扶—放”的方法,对学生汇报的波义耳的例子进行了重点指导,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是从现象中发现问题——经过研究——得出真理的,从而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对学生汇报的第二个事例,则进行了“扶”,让其依据表格的要求来完成,允许小组合作,在汇报的时候,及时地加以指导,自读结论和问题来加深印象;对第三个事例,则完全放手给学生,仅将正确的表格内容说清即可。至此,不再局限于课文中的事例,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事例,教师也恰到好处地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鲁班发明了云梯、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等。众多科学家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不足之处] 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还是有很多遗憾:学生是学习主体,课上我应该尽量将自主权交给学生,应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我一向强调语文课要加强感情朗读和感悟,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