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白杨礼赞》达标练习


二、白杨礼赞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ué qiáng)       恹欲睡(yān)
B.外(kě)              无边无(yín)
C.天(cān)             坦荡如(dǐ)
D.秀(qí)              错(zōng)         枝(z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婆娑  倦待  参天耸立     B.奔驰  视野  积雪处溶
C.主宰  伟岸  旁逸邪出     D.盘旋  锤炼  直抒胸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C.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美白杨树,就由于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C.难道你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二、填空题
 6.《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短篇小说的代表有《________》和《________》。
7.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_(映、扑、闪)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和风吹送,________(翻、掀、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3)这时你________(冒、翻、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三、阅读题。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4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9----11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⑦单调,有一点儿罢?
5.文中写出高原辽阔的词语是________,写出高原平坦的词语是________
6.概括描写高原特色的句子是________,其关键词语是________
7.文中“雄壮”、“伟大”、“单调”都加引号,这三处引号的作用都是________
8.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这是采用了下列写法中的(    )
A.欲抑先扬  B.对比烘托  C.欲扬先抑  D.反衬照应
9.简要概括文段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全文,概括出作者描写高原景色的两个目的。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11.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阅读《白杨礼赞》第5——6段,完成下列各题。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2.它的皮先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体会句中动词“泛”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白杨礼赞》第7段,完成下列各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6.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B
6.茅盾沈德鸿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7.(1)扑(2)翻(3)涌
 1.平坦
   2.(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3.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4.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两者就是这样统一的。
 
5.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6.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绿错综
提示:“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是文段第一层次的关键句,也是“雄壮”、“伟大”感觉产生的前提。
7.强调(着重指出)
8.C  这样写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
9.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10.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  暗写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做准备
11.A

 12.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2.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13.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14.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16.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17.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8.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人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