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郑州外国语中学:崔媛媛
课前:才华横溢的苏轼(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导入新课:(背景音乐:继续高山流水)
通过屏幕我们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苏轼,他在文、词、诗、书法等方面皆擅长,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作本文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湖北黄州,过着种田养家糊口的生活,他的号“东坡居士”就是在黄州种田时起的。
(点击幻灯片)《记承天寺夜游》在文学界被尊为神品,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品经典美文。
【过渡语:首先我们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
(请一位学生大声朗读)
【过渡语:希望同学们顺利完成,到达收获的彼岸。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一篇文章按十分计算的话,朗读给人的美感可以达到七分,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进文本 】

一、朗读感知
1、听读
(1)正音 (2)停顿
2、自主读(巩固听读成果)
3、齐读
【过渡语:通过朗读我们整体感知了文意,但是文言文的学习需要我们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下面进行解词和翻译。】
二、疏通文意
1、全班分为两大组,小组合作探究
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3、出示幻灯,落实检测:(1)重点解词 (2)三个句子翻译
【过渡语:文言解词和翻译是每课都是重视的环节,我们要耐心积累,灵活运用。 文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这位“闲人”承天寺夜游看到什么景?心中有何情呢?】
三、思悟主题
1、 “闲人”眼中有何景?(1)月色入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重点赏析)
温馨提示: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
比喻
本体——
喻体——
作用——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比喻:①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②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③构成了一个清幽宁静、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赏月时悠然愉悦的心情。
过渡语:言为心声,“闲人”心中有何情?
2、“闲人”心中有何情?
(1)“欣然”——兴奋喜悦之情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喜出望外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闲适宁静
闲情逸致,所以情感中有闲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的孤独落寞。
(3)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把其中的几多感慨表达出来。

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苏轼被贬黄州才能无处施展,生活艰辛困窘,但是“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轼”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痛苦,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他渐渐习惯于淡泊和宁静。这一切,使苏轼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成熟。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所以他像很多大家一样,成熟于灾难之后,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他以后的文章更多的是成熟后的心静如水、恬淡闲适,在人生的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豪放乐观!
此时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轼,你想说些什么呢?(可以就作者或自己的生活等任一方面来谈)
四、抒怀练笔
【过渡语: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下面通过两项作业练习,让我们对苏轼有更多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见导学案)
(1)下列三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各是什么?
(提示: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用表达方式提示来背诵课文
记叙:元丰……,……,……,……。念……,……。怀民……,……。
描写:庭下……,……,盖……。
抒情:……?……?但……者耳。
2、搜集整理一首苏轼的词,并进行赏析,下节课展示。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我们积累了文言字词,欣赏到承天寺的夜景,体会到作者心中的情感,也认识到苏轼本人。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是文章上的自信使苏轼坦然面对政治上的挫折,将生活艺术化的才能,使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随缘自足,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熠熠生辉!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苏轼,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美好享受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让我们期待下节课再见,下课!
同类资源